这是一本研究古代美食的书,也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更是一本读起来很享受的书。这本书就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雅出品)最新出版、林卫辉撰写的饮食文化著作——《袁枚的讲究:趣读〈随园食单〉》。
该书以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为基础,精选40余道南北菜肴及茶酒,涵盖粤菜、官府菜等品类,解析食材选取与烹饪技法,展现袁枚“食不厌精”的饮食哲学。全书通过30多位清代名士的宴饮轶事,勾勒袁枚以随园为中心的社交生活图景,呈现乾隆年间文人雅集的风貌。书中包含18幅传统工笔插图再现宴饮场景,并附赠酒令卡还原古代行令习俗。作者结合文献考据与现代食品科学,探讨袁枚对“耳餐”“目食”等铺张行为的批判,以及“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等饮食理念。
作者林卫辉,广东潮州人,1968年出生,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美食专栏作家,公众号“辉尝好吃”主理人,《风味人间》美食顾问。著有《此生有味:苏东坡美食地图》《寻味》等饮食文化散文集。
《随园食单》不只是食谱,更是清代文人的雅致生活范本。本书是一部解读清代美食家袁枚及其经典著作《随园食单》的作品,精选食单中40余道菜肴和茶酒,从粤菜的鲜、官府菜的雅,到武夷山茶、兰陵酒等,呈现一席惊艳无比的随园宴。从食材甄选到烹饪技法,解析袁枚的饮食哲学,看他如何将生活美学融入一饮一食。
纪录片导演、美食作家陈晓卿在推荐《袁枚的讲究:趣读〈随园食单〉》时表示,研究中国饮食,袁枚的《随园食单》是绕不开的经典。不过,高产美食作家林卫辉认为,也不必把这本书“当成美食圣经供奉”,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本“趣读”。他以原著为出发点,系统地分类和研读,加入了宏观的历史地理背景概述,以及作者生平的补充,并且以微观的现代食品科学研究方法,尽可能推断、破解和复原其中的食材及其加工工艺和烹饪方式。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在王权政治背景下,百姓的生存智慧和士大夫阶层的审美。
《袁枚的讲究:趣读〈随园食单〉》有看点。
第一是这本书还原清代美食家袁枚笔下的舌尖盛宴。精选《随园食单》300多道南北各地菜肴中具有代表性的40多道,包括冬瓜燕窝羹、烤乳猪、剥壳蒸蟹等粤菜,风肉、鹿尾、豆腐蛏汤、汤煨甲鱼等官府菜,以及武夷山茶、杭州龙井、兰陵酒等茶酒,呈现一席惊艳无比的随园宴,每道菜都令人垂涎。
第二是本书揭秘了清代老饕的挑剔口味,呈现袁枚在饮食上的极致追求。从食材选取到烹饪方法,解析袁枚的烹饪哲学——食材需应季、用料需精确、火候需精准、搭配求和谐等。从龙井到花雕,茶叶保存中湿度的把控、黄酒“以狠为佳”,宴请时反对堆砌名贵食材、讲排场等,袁枚的茶酒哲学及宴客之道,背后是对风雅生活的极致讲究以及中国人传承千年的礼仪与审美。
第三是食单背后的文人雅集。乾隆年间,袁枚的随园餐桌,是文人雅士的“文化沙龙”。让袁枚免于落榜的总督、获康熙御赐豆腐秘方的老宠臣、与之惺惺相惜的郑板桥……串联起袁枚与30多位名士的宴饮轶事,透过饭局看清代官场与民间的社交生活和世相百态。
另外,《袁枚的讲究:趣读〈随园食单〉》中收录了18幅传统工笔纸本精美插图,描绘食材选取、烹饪、装盘、餐桌布置、餐具布局、待客礼仪等,生动再现清代宴饮和随园雅集场景。书中还随机附赠2张酒令卡,解锁古代酒令行令方法,可让读者沉浸式体验随园雅集宴饮的乐趣。(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赵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