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带着一船萝卜赴任的总督吗?1681年,54岁的于成龙从湖广前往福建任按察使,送行百姓扒着船沿一看,满舱装的不是金银细软,竟是用来当沿途口粮的萝卜,这在当时官员上任必带厚礼的风气里,成了官场奇谈。 这位被康熙帝誉为 “天下廉吏第一” 的官员,还有个更接地气的外号 ——“于青菜”。在两江总督任上,他每日三餐只吃青菜糙米,府衙后园的槐树叶都被仆人摘来当茶喝。儿子返乡时,他翻遍厨房只找到一只腌鸭,最终割了半只让儿子带走,民间因此传唱 “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 的民谣。 但于成龙的清廉从不是作秀。在黄州任上,他单骑闯入盗匪巢穴,凭胆识平定 “蕲黄四十八寨” 叛乱;任福建按察使时,重审 “通海罪” 冤案,救下千余名无辜渔民;治理永定河时,他带着河工同吃同住,首创分段筑堤法,让浑河改名 “永定河”。 1684 年于成龙病逝后,僚属在他寝室只找到旧袍一件、粗米数斛、盐豉几罐。消息传出,江宁百姓 “巷哭罢市”,灵柩返乡时万人相送,哭声震彻长江。那船萝卜或许不值钱,却照见了一位清官 “不要钱,不怕死” 的初心 —— 当多数官员把俸禄变家产时,他用清廉证明:好官从不是靠排场撑场面,而是把百姓装在心里。#视频转图文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