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国家间的合作非黑即白,就像有人说伊朗转用北斗是被美国打痛后的无奈,骨子里压根瞧不上中国。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 2019年霍尔木兹海峡那场闹剧至今让人印象深刻,伊朗商船突然失去GPS信号,在海上像无头苍蝇一样打转,最后只能靠古老的罗盘慢慢摸索。 这还不算完,2020年伊朗导弹瞄准美军基地时,GPS信号又被动手脚,好几枚导弹直接偏离了目标。 到了2025年冲突期间,连德黑兰国防部周边的GPS都彻底瘫痪了,敏感区域就这么暴露着。 说白了美国把GPS变成了拿捏伊朗的工具,说掐断就掐断,谁能受得了? 但要说伊朗没得选也不对,他们其实试过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可信号时好时坏根本没法用。 这时候北斗站了出来,它在中东的信号覆盖特别稳,军用定位能精确到厘米级,给导弹装上了"显微镜"。 更关键的是那个短报文功能,波斯湾的货轮就算没网络,也能靠它发求救信号,这在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稻草。 伊朗用北斗可不是光喊口号,12个主要港口全装上了北斗终端,集装箱定位精度能控制在1米以内,比以前用GPS时强多了。 农业上更明显,35%的农田用了北斗播种机,生产效率提了20%,连干旱地区都能增产。 德黑兰的公交系统接入后,调度效率高了三成,堵车少了,油也省了15%,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可不是一句"无奈"能解释的。 看看周边国家就更清楚了,巴基斯坦卡拉奇港用北斗搞调度,定位精度能到2厘米,港口效率翻了倍。 沙特在红海新城搞建设,从无人车运输到装卸调度,全靠北斗撑着。 这些国家难道都是被逼的?显然不是,他们图的是北斗真能解决问题。 其实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就像选工具,好用、靠谱才是硬道理。 伊朗放弃GPS转用北斗,确实有美国步步紧逼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北斗自身硬气,它不光能帮伊朗躲开技术卡脖子,还能实实在在提升生产生活水平。 这种合作里,哪有那么多骨子里的瞧不上,更多的是互利共赢的选择。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