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

立陶宛与中国闹翻4年后,如今终于承认做错了!当初美台说好5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要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结果合作至今没看到,才发现成美国“反华”势力的牺牲品…… 2021年那会儿,立陶宛政坛上的一些人大概觉得自己握住了好机会,竟然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拍板让台湾当局在他们那儿设立了所谓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当时政府里的头头脑脑们还挺得意,觉得这步棋走得妙,以为抱住了美国和台湾的大腿,以后日子肯定差不了。 总理希莫尼特更是信心满满地在公开场合放话,说要在五年内建成五座芯片工厂,能给老百姓创造数万个高薪岗位,立陶宛上下不少人都信了这话,盼着好日子赶紧来。 可谁能想到,这承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当初台湾方面倒是很快抛出了个2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说是要投在立陶宛的高科技产业上,尤其是半导体领域,还许了个10亿美元的信贷计划。 美国也跟着凑热闹,和立陶宛签了个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说是支持他们对美出口。可这些好听的承诺,到最后大多成了空头支票。 立陶宛这边满心欢喜地等着合作落地,结果发现麻烦事儿一堆。他们自己国内电力供应跟不上,承诺的63兆瓦电力根本兑现不了,工业用地也审批不下来,光土地变更这事儿就拖了两年多没结果。 更让他们窝火的是,好不容易盼来的技术合作也掉了链子。台湾工研院提供的8寸晶圆技术,被立陶宛企业吐槽说比中国大陆的技术落后了十来年。 本来双方约定好共同投资合作,后来立陶宛又狮子大开口,把合作金额从650万欧元一下涨到1400万欧元,还要求台湾工研院无偿提供半导体技术给他们的私人公司,这哪儿是合作,分明是让台湾单方面出钱出技术。 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到了2024年,立陶宛的科技巨头Teltonika实在耗不下去了,公开宣布暂停和台方的所有合作,原定的35亿欧元投资也全线停摆,说好的芯片工厂连影子都没见着。 这四年里,立陶宛的日子可不好过。和中国闹翻后,两国贸易直接下滑,对华贸易额不足20亿美元,更要命的是中方把立陶宛踢出了国际运输合作行列,他们想靠中欧班列赚点钱都没门了。 国内的工商界怨声载道,维尔纽斯工商业协会主席贝萨吉尔斯卡斯就直截了当地说,当初那决定就是自杀性的,啥好处没捞着,尽添堵了,呼吁赶紧把代表处名字改成“台北”,纠正错误。 这会儿立陶宛政府里早就吵翻了天。总统瑙塞达在采访里批评外交部门没评估好政策后果,说错误不在设代表处,而在名称,可这话一出就被执政党同僚怼了,说他立场变得快。 反对党更是火力全开,“绿党和农民联盟”主席卡尔保斯基斯直接说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任职一年就给国家造成这么大损害,要求他辞职,还戳破说保守派所谓的“价值观外交”根本和国家利益没关系,就是把立陶宛当美国“反华”的实验兔子。 议会议长斯克韦尔内利斯也忍不住吐槽,当初对台合作宣传得震天响,说好的五座芯片工厂和经济突破,现在啥都没看到,这冒险行为太不值了。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哪是真心帮立陶宛,不过是把他们当棋子用。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就说得明白,美国的支持就停在嘴上,等棋子没用了就成弃子了。欧盟也对岸上这事儿不满,觉得他们损害了欧盟和中国的关系。 如今立陶宛国内超过六成的人都觉得不该干涉中国内政,新政府也放出话来,想恢复和中国的全面外交关系。 只是这四年的亏吃得实在不小,当初听信别人的空头支票,跟着瞎折腾,最后落得个经济受损、里外不是人的下场,现在才承认做错了,可这损失哪儿那么容易补回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