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一3岁男童手里拿着小米13手机观看视频,很是开心,还一边蹦蹦跳跳,不料,手机瞬间炸裂并迸发出刺眼火光,伴随爆炸声与浓烟,灼伤孩子左手手指及下肢。男童疼得大哭,家人紧急送医。诊断显示其局部皮肤焦黑,多处水疱破溃,表皮脱落。家长称手机买了一年多,从未维修过。小米售后表示将取回残件检测以查明自燃原因,但未立即明确责任。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3岁外甥小宇(化名)像许多同龄孩子一样,站立在客厅柔软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年前购买的小米13手机,蹦蹦跳跳的,正在看视频。 这部手机自购买以来一直正常使用,从未经过任何维修、改装或严重的磕碰摔落,事发前也无异常发热等现象。 突然,一声爆响随之而来,正在一旁做家务的家人陈某(化名)猛抬头,只见小宇手中的手机迸发出一团刺眼的火光,并伴有类似小型鞭炮的爆炸声和一股刺鼻的烧焦气味。 小宇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吓和剧痛击中,顿时大哭起来。 陈某一个箭步冲上前,夺过手机扔在地上,此时手机后盖已开裂,内部仍有白烟冒出。 她迅速检查孩子的伤势,眼前的一幕让他心如刀绞,小宇稚嫩的左手手指被灼伤,皮肤瞬间变得焦黑;更严重的是,他的下肢也被火焰灼伤,迅速起了多个大小不一的水疱,部分水疱已经破溃,表皮脱落,惨不忍睹。 家人立即将小宇送往附近医院急救,诊断显示,小宇左手、下肢烧伤,部分皮肤熏黑,部分水疱破溃,腐皮局部脱落。 事发后,家人在某社交平台发布了记录事发瞬间的监控视频,事件迅速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视频中,孩子受伤的哭喊和现场狼藉的景象,深深刺痛了网友们的心。 9月8日,家人已经联系了小米官方售后,小米方面回应表示,将派员取回手机残件,送至其研发中心进行检测,以查明爆炸的具体原因。 同日,有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小米客服,得到的答复是:“手机自燃属于小概率事件,其成因较为复杂,可能涉及多个因素”,并一再强调“具体原因需通过专业检测确定”。 目前,小米官方未就此事件发布任何正式声明。 那么,从法律角度看,这个案件如何评价呢?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六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在产品缺陷责任中,采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这意味着,受害者无需证明生产者是否存在过错,只要证明产品存在缺陷、发生了损害事实、且缺陷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生产者就应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一部在正常观看视频、无外部恶劣环境、无私自改装维修史的小米13手机,发生自燃爆炸,这一事实本身就已强烈暗示该产品超出了用户合理期待的安全范围,构成了“不合理的危险”。 小宇家人可以提供事发监控视频,这是证明损害发生时小米13手机是正常使用中且损害原因系手机爆燃的强有力证据,已完成了初步的举证责任。 此时,举证责任转移至生产者小米公司。小米若想免责,或需要提供相应证据证明涉案小米手机不存在缺陷,即手机爆炸存在其他原因,或者虽然存在缺陷,但符合免责情形。 因此,小米公司单方面进行的检测及其结论,应能够充分证明“投入流通时缺陷不存在”,例如,通过残骸分析,确凿证明事故是由小宇家人自行更换劣质电池、或手机曾遭受过严重液体浸泡、尖锐物刺穿等外部因素导致。若其无法证明,则法律可能推定小米手机存在缺陷且在投入流通时即存在缺陷。 一旦查实,小宇受伤系小米13手机缺陷导致,则小宇有权向小米手机的生产商及销售商主张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小宇受伤后,除手机本身的损失外,因去医院急救、后续治疗、疤痕修复、康复费用,家属的误工费、交通费等均在赔偿范围。 若小宇的伤情经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构成伤残等级,可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主张残疾赔偿金。 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小宇遭遇如此恐怖的爆炸事件,身体剧痛和心理创伤极为深重,完全符合“严重精神损害”的情形,支持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的理由非常充分。 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