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张璐
本报讯李女士(化姓)因排便不适,近日来到安吉县中医医院就诊。肠镜检查显示,李女士的肠道内壁布满了如豹纹般的黑斑,是典型的结肠黑变病表现。
“患者既往因想要排毒减肥,自行服用过一段时间的泻药。除了服用减肥产品,有些患者因为长期便秘,服用某些通便产品后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医院腔镜中心每年都会检查出近百例这类疾病。”该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月年告诉记者,结肠黑变病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肠病,其本质是结肠黏膜内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常见于习惯性便秘患者和追求美容、减肥效果的女性这两类人群。
“如果是顽固性便秘患者,可以考虑改用润滑性泻剂、胃肠道动力药或微生态制剂来予以对症处理,生活中多进食蔬菜、水果以及纤维较丰富的食物,多饮水,多运动。”陈医生介绍,结肠黑变病和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有关,这类泻药主要包括比沙可啶、酚酞、蒽醌类药物(指的是大黄、番泻叶和芦荟等植物性泻药)和蓖麻油等成分,长期食用容易损伤肠道黏膜,导致脂褐素沉积。
她提醒,结肠黑变病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多在结肠镜检查时发现。如果出现了腹胀、便秘及排便困难,少数患者会有下腹部隐痛和食欲欠佳,并伴发结肠癌、腺瘤和息肉等情况,一定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