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闭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人形轮式机器人“灵烁”自由穿梭,充当“车间主任”,对各种情况做出判断处理;AI复合机器人“灵迅”精细操作,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03毫米……来自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诺普”)的各种机器人,展示了新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潜力。
从四川成都成华区龙潭大学生创业园的5人团队起步,卡诺普经过10多年发展,如今已获得400余项有效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50多项,是工业机器人5项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其研发的机器人已扩展至焊接、搬运、装配等60多种机型,产品应用覆盖超95%的工业场景。
“工业机器人最初应用于汽车、电子制造等行业,主要满足厂商自动化作业的需求。”卡诺普副总经理邓世海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各行各业都需要机器人,卡诺普的目标就是让机器人更聪明、更智能。
“机器人的研发,最初是解决基础运动控制问题,让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后来是深入理解各行业工艺,让机器人像‘熟手’一样上手快、干活好。”卡诺普研发技术总监朱路生说,工业机器人是多学科、多技术的复合体,需要长期的研发积累。
在焊接机器人领域,卡诺普自主研发“眼脑合一”的智能焊接方案,实现“手—眼—脑”协同作业:通过视觉系统自动识别焊缝位置,使机器人无需依赖人工编程,便能根据工件的实际形变与误差,实时动态调整焊接参数,自主高质量完成焊接。
“我们的焊接机器人定位精度达到0.2至0.6毫米,相当于在一米以外快速穿针。”朱路生说,当前卡诺普正在向新阶段迈进——让机器人变得更加聪明,“灵烁”和“灵迅”应运而生。
据介绍,重复性的工作交给传统工业机器人,需要灵活识别、移动操作的任务交给“灵迅”,需要对复杂情况做出判断处理的管理性事务交给“灵烁”,由此可为工厂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目前,“灵迅”和“灵烁”已小批量投入使用,并持续进行多环境测试验证,进一步拓展适配场景。
在卡诺普等一批企业的努力下,“中国造”工业机器人正阔步前行。卡诺普也离创业时的愿景越来越近:“‘卡诺普’源于‘ChinaRobotPioneer’,做中国工业机器人先锋。”
(本报记者李晓东周洪双)(李晓东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