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这家公司的“成都试验场”正裂变为“全国大市场”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净利润猛增160%从成都“第一单”到全国240余城

这家公司的“成都试验场”正裂变为“全国大市场”

久远银海亮相第九届广州老博会。

开栏语

上市公司是观察城市经济脉动的重要窗口,更是链动产业生态、赋能创新发展的“镇园之宝”。即日起,本报推出《上市公司“链”城记》专栏,聚焦成都“立园满园”行动,走进一批扎根蓉城的上市企业,以一线视角记录它们与成都共同成长的轨迹,从关键技术突破到产业链协同,从创新生态营造到营商环境提升,透过企业的亲历讲述,见证一座城市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双向奔赴、彼此成就,感受这片热土上跃动的产业脉搏和创新活力。

在成都软件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的图景中,有一家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33年的企业——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远银海”),其亮眼的财务数据印证了高质量发展成色:最新财报显示,久远银海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超160%,“这一增速凸显了我们在医疗健康与智慧城市两大核心业务的强劲驱动能力。”久远银海副总裁詹开明振奋地说道。

作为中国民生数字化服务的重要推动者,久远银海从社保、医保信息化起步,逐步拓展至医疗健康、智慧城市、人力资源、住房金融等多个关键领域,成为国内民生数字化赛道中的头部企业。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家企业,聆听他们在“数字中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以创新为引擎,融入成都产业生态,从西南一隅走向全国市场的故事。

民生数字化的“老大哥”

近日,久远银海携智慧养老解决方案亮相第九届广州老博会,展示了AI安全监管、AI养老服务顾问等场景的落地应用。这幅“AI赋能银发经济”的图景,正是其坚持技术与业务融合创新,围绕新兴技术应用创新,打造民生领域技术服务生态的一个缩影。

久远银海深度融合AI技术与30余年的行业积累,重点打造了面向医疗健康和政务、城市治理的行业专业大模型“闻语”。该模型已通过华为昇腾认证,形成从国产算力适配、数据构建、模型训练到应用开发的全链路支撑体系,可结合行业需求落地多种智能应用,帮助用户实现合规办理、提质增效、智能监管等方面的创新需要。

在医疗健康领域,久远银海年内先后推出了“久问”医疗智能体解决方案和“医+AI康链”生态赋能行动计划,目前已研发出医患、医护、医管、医药4大类共45个智能场景应用,并在四川、贵州、天津等地成功落地。银海“AI+医疗”产品与服务,正在推进医患沟通方式、内容生成形式、界面展现方式、人机协同模式的AI应用价值形成。

“与华为、蚂蚁等头部企业的生态合作,为我们带来了算力、渠道支持,但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对行业的深度理解,纵深抓牢核心业务,横向拓展关联行业。”詹开明说,未来将继续推动创新应用的市场拓展,巩固既有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推动第二位、第三位的业务晋位升级,加快成为民生数字化领军企业,“也期待能在成都找到更多的创新机会、应用场景,帮助行业用户实现事业发展需要,推动企业快速形成规模效应。”

从“成都用”走向了“全国用”

成都不仅是久远银海的总部基地,更是其技术验证和应用创新的“首发战场”。正是成都早期在社保信息化领域开放的机会,让久远银海拿到了“第一单”软件业务,实现了创新研发、场景应用从0到1的突破。

“成都率先试点‘智慧民生’三年行动,政府对新技术、新模式的包容度全国领先,为企业探索民生服务数字化提供政策红利与试错空间。”詹开明说,成都开放包容的环境,给了企业创新的机会和土壤,也使企业能深度参与政策设计与项目规划,实现“需求—研发—落地”的高效闭环。

“基于四川千万级用户的产品验证和反馈,得以形成高度标准化的‘智慧民生’产品矩阵。”詹开明说,这些经过大规模实践检验的系统,正通过技术授权、联合运营和本地化服务模式,推广至全国市场。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29个省份、240余个城市,服务超600个政府部门,并在武汉、天津等地设立研发分支机构,实现研发能力本地化与服务响应升级。

这种从“成都用”到“全国用”的拓展路径,既是久远银海的扩张策略,也是成都培育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生态,成长为中国软件产业重要一极的生动例证。“我们非常感谢成都在顶层设计时,规划了应用软件板块,对我们信心提振和支持非常到位,一路帮助我们从中小企业成长为上市企业。”詹开明表示。

企业从城市汲取养分的同时,也在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回馈这座城市。詹开明说,成都建设中国软件名城,是我们的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在这里有很好的业务基础,也从产业生态、人才输出等方面为城市的发展赋能,带动相关领域数字化企业的发展,共同繁荣产业生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唐小未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