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历史上有太多被误解的英雄,蒙古帝国的"开国长公主"孛儿帖长子术赤,大概是其中最憋

历史上有太多被误解的英雄,蒙古帝国的"开国长公主"孛儿帖长子术赤,大概是其中最憋屈的一个。 他从出生那天起就被贴上"血统存疑"的标签,在家族里当了45年"边缘人",连死的时候都没等来父亲一句公允的评价。 可谁能想到,10年后他儿子拔都带着蒙古铁骑踏遍欧洲,用十二场血战、七座都城的废墟,把当年所有的污水狠狠砸回那些说三道四的人脸上。 说术赤的屈辱,得从他名字说起。"术赤"在蒙古语里是"客人"的意思——约1180年,成吉思汗的结发妻子孛儿帖被篾儿乞部掳走,直到1183年成吉思汗联合王罕击败篾儿乞部,她才被救回。 此时她已怀有身孕,草原上的汉子最重血脉,连老萨满都私下嘀咕:"这孩子莫不是篾儿乞人的种?" 成吉思汗嘴上没说什么,却在1207年统一蒙古各部并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诸子进行分封时,给了术赤最偏远的封地——额尔齐斯河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那里多是冻土和稀疏草场,远不如弟弟们分封的两河流域、漠南草原肥美。 更扎心的是兄弟间的嫌隙。二弟察合台打小就和术赤不对付,分封时故意当众挑事:"术赤的血统存疑,哪能和咱们的嫡子平起平坐?" 老爹没拦着,底下人更敢说了。1219-1221年蒙古西征花剌子模时,成吉思汗让术赤参与攻玉龙杰赤,结果他攻下城池后按兵不动,急得老爹在后方直拍桌子骂"反了"。 可谁又知道,术赤希望能完整保留玉龙杰赤作为自己的封地(因该城是西征花剌子模的重要据点,成吉思汗已允诺划归术赤),但察合台主张彻底摧毁以绝后患,两人因战略分歧发生激烈争执,导致攻城部队号令不一、进展迟缓——这些委屈他全咽进肚子里,连跟父亲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但最让术赤难受的,是自己拼命守护的封地总被当成"边角料"。他想把封地打造成第二个蒙古,派人修城堡、引商队,却被说成"想造反";他想接回被掳走的母亲同住,又被指责"不安分"。 1227年初,术赤病逝于封地,临终前他躺在毡帐里,听着帐外风雪呼啸,最后一句遗言竟是:"别告诉拔都,我这一辈子...值了。" 但拔都没让他失望。这个从小听着父亲隐忍故事长大的少年,16岁就跟着祖父西征,战场上砍翻过五个花剌子模武士;20岁那年,他接过父亲留下的封地,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帐篷里供上术赤的甲胄,每天清晨用马奶酒浇在上面:"爹,您欠的,我都替您讨回来。" 1235年,拔都带着十四万蒙古铁骑踏上"长子西征"之路。 他在伏尔加河畔建起金帐,用三年时间踏平钦察草原;1237年寒冬,他率军突袭梁赞公国,把抵抗的贵族全钉在城门上示众;1240年攻陷基辅,他把教堂的金顶熔了铸箭头;1241年多瑙河畔,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的十万大军被他用"战略迂回"耍得团团转,最后全军覆没在冰天雪地里。欧洲人吓破了胆,管他叫"地狱来的汗王"。 最绝的是他对蒙古汗位的态度——当1251年蒙哥被推举为大汗时,拔都公开表示支持,却也明确提出"金帐汗国的封地不可侵犯"。 有人劝他趁机争夺汗位,他摇头:"我爹要的是草原上的尊重,我要的是让所有人记住'术赤之子'的分量。" 后来的史学家翻遍波斯、俄罗斯的史料才发现:术赤的封地其实是蒙古帝国最稳固的边疆,他当年修建的驿站成为连接欧亚草原的交通枢纽,他训练的骑兵让欧洲骑士闻风丧胆。 而这些,都被拔都用刀枪刻进了欧洲的土地里——当年骂术赤"血统不纯"的察合台系子孙,后来见了金帐汗国的使者都要跪下行礼;曾经怀疑术赤"想造反"的贵族们,提起"术赤之子"四个字都要抖三抖。 历史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儿:一个被误解了45年的男人,最后靠儿子的手洗刷了冤屈;而那个儿子,又借着为父正名的机会,成了欧亚大陆上最让人胆寒的存在。 你说术赤冤不冤?可要是他没在封地上熬出那份治国的本事,拔都就算再能打,又能靠什么让所有人闭嘴? #术赤汗国# #蒙古历史人物# #蒙古王子# #蒙古三杰# #蒙古历史名人# #蒙古孩子成长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