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云南昆仑燃气多措并举筑牢汛期能源保障线

9月3日,云南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调度大屏上,管道压力曲线平稳延伸,每天输送360万m³天然气的“能源动脉”正穿越雨幕,源源不断地输送天然气至千家万户灶台之上。屏幕后,是1000余名燃气人在雨中坚守,守护着全省超6000公里燃气管网和超200万户用户的平稳用气。

统筹布局,织牢防汛“责任大网”

根据云南省气象部门监测,2025年全省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8.3%,楚雄、大理、昆明等地偏多六成以上,短时强降雨天气频繁,防汛形势严峻。

5月以来,云南昆仑燃气第一时间下发《防汛工作指南》,执行汛前排查除风险、汛中巡查强管理、汛后核查补短板全链条防控,16家所属单位按照“一单位一清单”原则,开展覆盖19条天然气支线及高压管道、21座燃气重点场站、超6000公里燃气管网的专项排查整治,针对地灾风险点、河流穿越段、管道穿跨越区域等高风险部位的管线深入现场踏勘,确保燃气输配设施运行安全受控,燃气供应平稳。

同时,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汛前开展燃气输配设施隐患排查,实施治早治小与水工保护整治,确保主汛期前完成隐患排查和治理。入汛后,依托数字化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管网压力、流量数据,强化“人防+技防+犬防”复合型巡检模式,重点排查管道是否因洪水、地灾等导致位移、变形或泄漏。

“科技延伸了安全触角!”巡检无人机掠过昆明西支线大箐沟JP37+500M桩,飞手阚晨紧盯屏幕仔细判断管桩是否存在隐患。“河流穿越点、滑坡体、高后果区等传统‘死角’,在无人机的巡查下无所遁形”。这支无人机飞行队已然成为防汛战场的“空中侦察兵”,在汛期累计飞行106架次860小时,巡检里程达2200公里,为保障负责昆明市30%供气任务的昆明西支线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在大理,工作人员穿过人流如织的街道,手持检测仪贴近管壁仔细检查穿(跨)越河流的燃气管道,开展穿越河流管道专项排查;安宁禄脿村后山,维抢修班组通过露管险情处置应急演练以“演”促练,以“练”筑防,建立专项台账,加密巡护关键风险点监护,确保管道安全受控;嵩明CNG母站和紧邻的杨林门站同样严阵以待,防汛专班清点并补充沙袋、救生圈等防汛物资,逐段排查工艺管道、检测电气设备、更换静电跨接线,不留任何安全死角。

迎雨逆行,排查抢险“齐头并进”

暴雨肆虐,城市管网纵横地下,支线管道蜿蜒山野,巡线班组成为风雨中的“听诊人”,为超6000公里燃气管网保驾护航。他们顶风冒雨穿行腾冲支线、施甸支线和龙陵支线的密林陡坡,雨后清理“三桩”、加固警示牌,深入田野间普及汛期安全知识;他们深一脚浅一脚淌过昆明巫家坝积水区,俯身检查过河管道是否出现变形、裂缝及腐蚀;他们任雨水模糊视线仍紧握检测仪,记录下保山复烤厂工业用户的每个关键数据;他们在曲靖城区日巡30公里,裤脚上溅落的泥点已凝成了工作的注脚……暴雨中警觉的双眼与精准的仪器共同织就燃气管网的“听诊网络”。

抢修队勇担逆雨攻坚的“急先锋”。当玉溪卷烟厂阀门井突遭泥沙倒灌,抢修队员以铁钩水桶为武器,争分夺秒清淤排险、连夜修复设备;楚雄青年突击队雨夜出征,清理淤堵、铺设防雨布,及时处置生物园水土流失险情;昆明急修队暴雨中抵达东方上城小区,“控压到位了吗?再检查一遍!”队长扯着嗓子确认,手里的扳手正紧紧地拧着管道接口的螺栓,奋战3.5小时,成功恢复东方上城小区供气……

当前,云南省仍处于主汛期,防汛形势依旧严峻复杂。云南昆仑燃气将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全省防汛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完善“主动防御”体系,强化风险研判与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守牢燃气安全“生命线”,以扎实行动守护云岭大地能源安全!

全媒体记者:杨文爽

通讯员:肖艳郑文

审核:段寅彬

二审:钟玲

终审:黄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