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00天,嘉兴如何解好这“三道题”?

潮新闻记者宋彬彬沈烨婷通讯员张屹张煌

从项目签约到企业营收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标准,嘉兴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仅用了70天,跑出了“嘉速度”。硅基智能通过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数字人模式,仅用1分钟就能快速打造一个高度一致的“数字分身”,企业自今年5月落地嘉兴市秀洲区以来,已斩获上亿元订单。

在嘉兴有一句话的共识,就是“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重大项目始终是城市高质量发展中不能动摇的“头版头条”。今年7月起,嘉兴启动重大项目“优结构、促招引、增后劲”百日攻坚行动,计划通过100天左右时间,招引一批、推进一批、谋划一批带动效应强、社会效益优的重大项目。

在外部环境仍有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调整压力较大的条件下打这场“攻坚战”,嘉兴有何解题思路?

项目招引“必答题”——

两个多月住满一个产业园

“6月20日开园,8月29日实现满租。”步入嘉兴国家高新区空港电子信息产业园,工业厂房招商相关负责人崔承日一见面就跟我们分享了这则好消息。

浙江腾彩光电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入驻企业,8条精密光电组件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今年有望实现产值1亿元。翻开园区招商台账,这座总投资约14亿元、占地面积155亩的园区,共入住近10家企业,其中外资项目总投资合计达6.55亿美元,注册资金2.6亿美元,预计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3.5亿元,带动2200人就业。

嘉兴国家高新区空港电子信息产业园。

100%入住率背后,有何秘诀?“我们打破了‘先建厂房再等企业’的传统模式,从园区规划阶段就同步启动招商,让建设节奏与招商进度同频共振。”嘉兴国家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高新区就瞄准既定的产业方向主动出击,边规划边招商,同时更注重生产、生活、研发的融合,配套建设了756间住房以及食堂等,这成为吸引项目落户的关键。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招引项目准不准,关乎城市的未来。在嘉兴市委主要负责人看来,“嘉兴工业实力强劲,发展质效好。面对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必须积蓄新兴产业竞争优势,努力成为浙江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顶梁柱’。”

“抓招商、拼经济,我们的‘打法’不同了。”这是嘉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最直观的感受:从体量到质量,从规模到效益,从“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到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从“单打独斗”到各部门同频共振。

推出市域统筹招商工作机制;优化“商务局+投促中心+招商公司+基金公司”的招商机制;常态化召开双周例会,各部门协同为重大项目问诊把脉,协调解决用地、能耗、环评等问题;桐乡市建立“早餐会”制度,每周一、三的早餐时间,主要领导分别围绕招大引强、谋划储备、资源保障等方面开展充分交流……一系列新动作让人们感觉到,变化正在发生,嘉兴招商人员时常把“3551”这一组数字挂在嘴边、放在心上——3个工作日初判,5个工作日各主体对接,5个工作日项目考察,1个月内达成项目合作意向,形成嘉兴招商速度。

有了新招实招,多了闯劲干劲。为了答好招商引资的“必答题”,嘉兴各地采取产业链招商、驻外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不断掀起招大引强的热潮。7月1日至8月31日,嘉兴新签约1亿美元、10亿元以上或境外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5个,总投资275.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47.2%。新增落地1000万美元或1亿元以上项目95个,总投资481.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2.8%,本地企业投资热情也被激发,45个项目来自本地企业增资,占比56.8%,桐昆集团、正凯集团、三江化工、卫星化学等龙头企业持续增资扩产。

项目推进“疑难题”——

一趟“直通车”与两份清单

眼下,列入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的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然而今年6月,施工掘出的渣土却让施工方犯了难。

“整个工程南湖段土方预计有128万立方米,而项目途经的乡镇年消纳能力不足20万立方米,远远无法满足消纳需求。”项目承建单位负责人杨晨愁坏了,由于土方无处消纳,导致盾构设备产能利用率一度降低到42%。

8月4日上午,嘉兴市重大项目攻坚服务“直通车”开到了南湖区,针对属地反映的土方消纳影响市域铁路建设进度,嘉兴市发改委按照分类分层分级协调机制,研究消纳方案,通过项目自平衡一点、属地主体承担一点,跨区帮助消纳一点等方式,让这个棘手难题迎刃而解。

一场调度,就是一场“会诊”。重大项目挨个摆上“手术台”,问题逐个认领回去,推进时间按天倒排。嘉兴建立起“只讲问题”的重大项目攻坚服务大比拼,层级,市领导牵头并主持;频次,一周一场;特点,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如此高位推动、高频调度、高效督导,重大项目建设的“进度条”也随之加快。

平湖年产150架份C919配套产品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并联办理缩短时间近一个月,海宁黄湾年产6600吨功能性膜材及光学膜材项目一天之内实现“签约即开工”……目前,“直通车”已协调解决10多个具体问题,并形成“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的良性循环。

奔着问题而去,嘉兴敢于自我揭短,开始对一批“影子项目”“围墙项目”“空巢项目”动真格!“与其一味向外求,不如向内挖一挖潜力。有些项目一直停留在口头上,或者圈了地纹丝不动、建了厂房不下蛋,这些消耗了大量的要素指标,必须想方设法‘刮骨疗毒’。”嘉兴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嘉兴通过“一企一策”挨个“开处方”,截至目前,603个“影子项目”已有546个明确处置方案;31个“围墙项目”已有16个明确处置方案,12个“空巢项目”已有6个明确处置方案。

平湖市大胜嘉苑一期工程立项后一直未开工,因此被纳入批而违建“影子项目”清单。为此,平湖市在项目方案、施工图设计、成本优化、各项手续报批等方面发力,通过部门间群策群力,项目顺利实现开工。

以攻坚之势换来发展提速。平湖润泽智算中心项目、桐乡高性能碳纤维新材料项目均实现当季签约、当季拿地、当季开工……截至目前,嘉兴出让工业用地11760亩,全省第一,其中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出让1653亩,占比14.2%。

项目谋划“抢答题”——

壮大新质生产力有了路线图

今天的项目,明天的产业。因认识、能力、投入等诸多原因,导致项目质量不高、要素不实、进展不快、储备不足,一度是各地的“通病”,更精准地谋划储备项目是嘉兴必须做好的抢答题。

氢能产业是嘉兴港区的特色产业,目前已签约落地优质氢能企业27家。今年6月嘉兴港区-加拿大企业氢能产业招商会成功举办,助力嘉兴港区加速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别看今天只是一粒种子,未来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嘉兴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传统化工基地要加速向未来产业要地迈进,才能赢得未来。

围绕新质生产力,嘉兴正孕育“未来增量”。秀洲围绕嘉兴机场重点发展临空经济,嘉善聚焦祥符荡创新中心谋划推进科产联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桐乡以G60沪昆高速公路桐乡高桥段改建工程为突破口加快打造G60科创走廊全域创新之城,平湖以独山港化工新材料平台为依托进行产业提质增效……翻开“百日攻坚”谋划储备项目表,一个个“新新”向荣的项目映入眼帘。

“衡量一个项目好不好,不光要看其对扩大经济总量的直接效应,更要看能不能形成‘滚雪球’效应,牵引结构调整,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我们针对各地重点片区进行统筹指导,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嘉兴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嘉兴正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聚焦重大先进制造业、重大外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间投资等方向,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在库符合标准的项目共355个,总投资10150亿元。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谋得早,谋得实。南湖区民丰冶金片区更新的故事给了人们很多思考。

民丰冶金片区曾是嘉兴的老工业集聚区,分为民丰厂、冶金厂等两个区域。随着时代发展,厂房搬迁建筑老旧、东塔寺遗址的发现,这里迎来了城市更新。市中心寸土寸金,如何利用开发这1200多亩土地呢?今年7月27日,当民丰一村最后一户居民签下搬迁协议书时,民丰冶金片区的规划方案也已提前谋划基本成型;此后不到一个月,南湖甪里未来双创港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完成立项,该项目包含地块内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修缮改造、东塔寺遗址公园、产业园开发,总投资约29亿元。

项目建设方南湖城发集团副总经理来晨熙,给记者展示了一张“项目推进鱼骨图”,从规划设计到施工方案,专班、专人、专责,推进多项工作同步开展。“我们正在谋划片区城市更新产业规划,未来这里将建成产、创、游、娱一体化的综合性文化园区。”来晨熙说,目前该片区正处于土地收储准备阶段,计划在年底前开工建设。

“下半场”早已开跑,对嘉兴的攻坚之路来说,还有一道“选答题”:相关经验能否固化,集成为全市攻坚重大项目的系统解决方案?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永远存在,理性看待问题,奋力破解难题,多解决一个难题,意味着步伐又向前了一步。(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