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9月5日,秋日的阳光为江川农场的稻田镀上一层金边,饱满的稻穗压弯了枝头。随着收割机的引擎声划破田野的宁静,深圳深彤鑫集团在此处的订单水稻种植基地迎来开镰时刻。机器在金色稻浪中穿梭,农户们在田边笑意盈盈,空气中满是稻谷的清香,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据悉,今年首批鲜米预计9月10日后上市,将从这片黑土地直达深圳及全国多地市场。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临近之际,江川农场围绕“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主题,协助合作企业深圳深彤鑫集团举办了这场第九届“鑫稻田”订单水稻开镰节。开镰现场热闹非凡,不仅有丰收的忙碌,更有欢庆的喜悦——下午时分,金黄稻穗在微风中翻涌,稻田里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一场热闹的稻田抓鱼大赛同步开启。随着一声“比赛开始”,20余名职工身穿水叉、赤足踏入泥水,用充满趣味的方式庆祝丰收。
稻田抓鱼现场,浑浊的泥水没过脚踝,职工们各显神通:有的组队围堵,手拉手形成“包围圈”缓缓缩小范围;有的单兵作战,瞅准鱼群游动的水花猛地扑向水中;还有人不慎脚下一滑,摔坐在泥地里,引得周围人哈哈大笑,自己也抹了把脸上的泥水,笑着继续追鱼。刚抓住一条半斤多重鲤鱼的职工王昌明,举着“战利品”笑得合不拢嘴,裤脚滴着泥水也不在意;一旁的女职工们默契配合,一人留意鱼群动向,一人迅速伸手抓捕,不一会儿水桶就装满了活蹦乱跳的鲜鱼。阳光洒在金灿灿的稻穗上,映得职工们的脸庞格外红润,泥水溅湿了衣裤,却挡不住大家高涨的热情,此起彼伏的呐喊声、欢笑声,与不远处农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最鲜活的丰收乐章。比赛结束后,大家捧着装满鱼的水桶合影,泥点斑驳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据农场工会负责人介绍,此次稻田抓鱼活动是“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既让职工在农忙之余放松了身心,又通过田间协作增强了凝聚力。当前农场水稻割晒工作已全面启动,下一步农场还将开展职工趣味健步走、文艺演出等活动,让职工在欢声笑语中共享丰收成果,以更足干劲投身农业生产。
以第一镰稻穗的收割为起点,江川农场也正式拉开了“抢收提质”的序幕。此次开镰节不仅让“江川鲜米·九月先尝”的醇香走出田间,更深化了与核心客户的战略联系,为推动品牌价值转化为市场效益注入了新动力。据了解,此次开镰的水稻品种为天隆粳391,主茎11片叶,目前已进入黄熟期,正处于割晒收获的最佳时机。开镰节期间,深圳深彤鑫集团借助活动契机积极开展“引流”行动,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广大消费者进行“线上”互动。屏幕另一端的消费者得以直观领略北大荒的广袤与富饶,深入了解江川农场的种植环境与生产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对北大荒农产品的信任,真正实现了产地与市场的“零距离”沟通。正如深彤鑫集团负责人所言:“江川农场的资源优势显著,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对双方的合作充满信心,期待实现企业与农场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近年来,江川农场锚定“全国鲜米早上市集散地和代工厂”的发展目标,不断拓展与各类企业的合作领域,订单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农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调优产业结构,采取“二级公司+龙头企业+种植户”“种植基地+公司+订单企业+流通企业”两种粮食统营模式,将订单引入公司,抓好产销衔接,扩大有效供给,让职工吃上了“定心丸”。今年,农场采取订单种植、定向输出的方式,与山东睿安利祥新材料有限公司携手,共同打造80亩水稻生态覆膜试验示范基地,探索绿色种植新模式;同黑龙江士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600吨校餐大米直供合作关系,让优质大米走进校园;还与创业乡政府达成合作,签下500亩土地全程托管合同,通过专业化管理提升种植效率。一系列合作的落地,让农场产出的优质食味米成功跨越地域限制,成为南方消费者餐桌上的常客,实现了从“种得好”到“卖得好”的华丽转身。
在订单种植的全流程中,江川农场与合作企业构建起紧密协作的机制。合作企业提前介入,提供详细的种植计划和专业的技术指导,农场则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这种“企业引导+农场实施”的模式,既确保了大米品质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又为农业生产降低了市场风险,有效提升了整体效益,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文/李伟华周乔朱凯摄/许春娟魏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