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9月7日,第五届“通武廊”职业技能大赛暨2025年京津冀(五区三市)职业技能邀请赛闭幕式在通州区举行。本届大赛以“技能照亮前程,协同创新发展”为主题,吸引来自京津冀(五区三市)地区的7支代表队、130名技能精英同台竞技。
获胜者上台领奖。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历时三个月,通过层层实战,一批技艺精湛、素质过硬的优秀选手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其中10人获一等奖、15人获二等奖、25人获三等奖。作为京津冀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技能赛事之一,本届大赛竞赛项目涵盖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互联网营销师、民宿管家、家政服务员和汽车维修工五大职业工种。
“赛项设置上充分贴近产业发展新趋势,在兼顾传统产业项目的基础上,扩充了民宿管家和互联网营销师两个新职业竞赛项目。”据大赛主办方介绍,随着乡村旅游经济升温,民宿管家有关岗位在三地的技能人才需求超万人,互联网营销师赛项则对应通州文旅直播、环球影城IP转化、廊坊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
来自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田文悦,获得民宿管家项目三等奖。田文悦就读酒店管理专业,今年上大二,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职业技能比赛,“民宿管家其实与酒店管理有许多相通之处,在比赛中,日常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得到了考验。”田文悦对这次参赛获奖感到意外,她认为,等明年毕业走向职场时,这份获奖荣誉证书能让自己在求职中更突出一些。
大赛的家政服务员比赛项目,考核选手在老年人照护、病患照护、照护技术、情感关怀、培训指导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胡贞珍是一名养老服务工作者,在该项目28位参赛选手的比拼中获得第一名。她说,通过参加本次大赛自己被更多人看到,大赛也为家政服务行业树立了标杆,促进家政服务业从劳务型向专业型转变,同时也给一线服务人员带来了职业认同感,激励更多人投入到这个有温度、有前景的行业中来。
“通武廊”职业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前四届大赛吸引了众多选手竞技,近千名技术卓越和工匠之星从这里起步,有深耕产线30年的老师傅,也有初出茅庐的学子,将劳动技能写进京津冀产业一线。在今年大赛举办期间,组委会特别邀请天津市武清区、宝坻区、滨海新区、河北省廊坊市、唐山市、雄安新区和山东省德州市(五区三市)人力社保局相关领导开展京津冀技能人才工作研讨会。会议就未来京津冀地区职业技能建设工作共促共建、互通合作,以及人才培养、技能提升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
“通武廊”职业技能大赛,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三地将进一步深化合作,重点培养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王希透露,北京市将持续深化与津冀两翼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重点在新职业标准共建、人才评价互认、实训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