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8年几十个日军脱下衣服在河中洗澡时,被路过的一名八路军战士看到,他当即开心

1938年几十个日军脱下衣服在河中洗澡时,被路过的一名八路军战士看到,他当即开心得直拍大腿:“可把你们等来了!”原来那名战士就是大名鼎鼎的肖万世,是一名武林高手,当时正愁碰不到日军呢。

1938年夏季,河北邢台的河水清澈见底,午后阳光直射水面,波光粼粼。

肖万世趴在河岸上方的土坡上,眯眼观察着下方的情况。

河中央有十九个日本兵正在洗澡。

水花四溅,笑声传得很远。岸边堆放着军装、钢盔和武器。

两名哨兵坐在大石头上,端着机枪,但眼皮越来越重。

肖万世今年三十三岁,河北邢台西由村人。

1937年日军血洗家乡时,父母死在刺刀下,村里一百多口人只活下来十几个。

肖万世当天就加入了游击队,后来编入八路军386旅772团。

自制的长矛就在肖万世身边。

三米长的木柄,前端绑着磨得锃亮的大刀片。村里的铁匠活,肖万世从小就会。

身后还有六名战友,装备简陋,步枪只有三支,子弹加起来不到五十发。

八路军缺枪缺弹,这是常态。缴获日军武器,是每次作战的主要目标。

两名哨兵的头越点越低。

河水声掩盖了一切动静。肖万世打了个手势,两名战友立即向左右两侧摸去。

左侧哨兵正在打盹,一把匕首从背后刺入,日兵连声音都没发出就倒下了。

右侧哨兵警觉性更高,刚要开口喊叫,长矛尖已经刺透了胸膛。

两挺机枪到手了。

河中的日军还在嬉戏,完全没有察觉岸上的变化,肖万世端起机枪,其余战友抢夺岸边的步枪。十几支三八式步枪,子弹箱里装得满满的。

机枪开火的声音撕裂了午后的宁静。

河水瞬间染红。日军慌乱地向岸边游来,但水中无处躲藏。

子弹打在水面上,溅起一朵朵血花。

三名日军率先上岸,浑身湿透,手里抓着刺刀,肖万世放下机枪,提起长矛迎了上去。

第一个日军刺刀直捅过来。

肖万世侧身躲开,长矛顺势前送,矛尖刺穿日军肋骨。血顺着矛杆往下流。

第二个日军想从侧面偷袭,肖万世抽出长矛,横扫过去。三米长的武器优势明显,日军根本靠近不了。矛尖划过日军脖颈,血如泉涌。

第三个日军已经吓破了胆,转身想跑。

肖万世追上去,长矛从背后刺入,矛尖从胸前透出。日军倒在血泊中,抽搐几下就不动了。

河里还有几个日军在挣扎。

机枪继续扫射,河水彻底变成了红色。

最后一个日军试图潜水逃跑,但河水太浅,脑袋露在水面上。

一颗子弹精准命中,再也没有浮起来。

战斗结束,十九名日军全部毙命,肖万世清点战利品:步枪十五支,机枪两挺,子弹八百多发,手榴弹二十枚,还有军装和钢盔若干。

肖万世肩膀上有个擦伤,是长矛挥舞过猛时蹭到树枝上的。用河水冲洗一下,继续能战斗。

战友们迅速收拾装备,日本军装太小,八路军战士穿不下,但钢盔可以用。

子弹是最重要的,每一发都不能浪费。

肖万世的长矛沾满了血,河水洗不干净,只能用草叶擦拭。

三米长的武器在密林中行军不方便,但肖万世舍不得丢。

这是从家乡带出来的,也是杀敌最顺手的武器。

消息传到团部,陈赓听了直摇头。

一个班的兵力全歼一个小队的日军,还缴获这么多武器,简直是奇迹。

肖万世被提升为班长,团里给配了一挺机枪,但肖万世还是喜欢用长矛,机枪子弹有限,长矛永远不会没有弹药。

386旅772团以游击战术闻名。

小股部队深入敌后,专挑日军薄弱环节下手。河岸伏击这样的战例,在整个华北战场都不多见。

日军开始注意这个使用长矛的八路军班长。

悬赏通告上,肖万世的画像描述得很详细:三十多岁,中等身材,总是带着一杆三米长矛。

但肖万世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了。

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就是这样,打了就跑,绝不恋战。等日军反应过来派兵搜索时,肖万世早就转移到几十里外的山区了。

河岸上的血迹很快被雨水冲刷干净。

但那十九具日军尸体,被当地老百姓拖到山沟里喂了野狗。没人愿意给侵略者收尸。

肖万世的长矛,在后来的战斗中继续发挥作用。

1939年在山西某地,一矛挑死三个日军。

1940年在河南边界,长矛刺穿了一个日军小队长的胸膛。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肖万世的长矛从未离身。

解放战争时期,这杆长矛又刺死了不少国民党军。

朝鲜战争中,肖万世已经是连长,但还是带着那杆长矛上了战场。

1938年夏季河岸边的那场战斗,只是肖万世传奇人生的开始。

十九个日军的性命,换来了八路军一个班的装备升级,也换来了肖万世从普通战士到班长的晋升。

在那个武器匮乏的年代,每一次成功的伏击都意义重大。

一挺机枪能改变一个班的战斗力,十几支步枪能武装一个小分队。

肖万世用一杆长矛和六个战友,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装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