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河南濮阳,一男子经媒人牵线,与同村姑娘结识短短两个月就闪婚,为此支付了18.6万

河南濮阳,一男子经媒人牵线,与同村姑娘结识短短两个月就闪婚,为此支付了18.6万元彩礼,其中大半是借来的。谁知,婚后不久,男子从妻子口袋里发现一个撕掉标签的药瓶,继而从医生口中得知她已隐瞒精神分裂症病史长达十年。男子愤而起诉,法院判决撤销婚姻,并要求女方返还13万元彩礼。然而,女方一家却以“钱已花光”为由拒不归还。如今,赢了官司的男子只能日夜奔波送外卖,独自偿还为这场婚姻欠下的巨债,落得人财两空的窘境。   李强(化名)是一位普通的农村青年,35岁,常年在外打工,婚姻大事成了父母心头最急的事。   2023年底,经媒人介绍,他认识了同村的姑娘王倩(化名)。   虽然是一个村的,但两人此前并不熟悉,加上微信聊了半个月,李强觉得对方言语正常,2024年元旦见了一面,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两人匆匆定下婚事,20241月18日就领了结婚证。   按照当地习俗,李强家通过媒人给了王倩母亲18.6万元彩礼,加上婚礼其他花费,一共支出25万元。   这其中,有10多万元是李强向亲戚朋友借来的,他本以为终于成了家,可以踏实过日子,却没想到,这一切只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婚后不久,李强就发现王倩有些不对劲。   2024年3月,两人因为买一条一千多块的裤子发生争执,争吵中,李强意外从王倩口袋里发现一个被磨掉所有标识的白色药瓶。   王倩轻描淡写地说那是“治疗失眠的药,想吃就吃”。李强心里咯噔一下,隐隐觉得不安。   此后,王倩的行为愈发异常,情绪起伏很大,直到2024年5月8日,王倩病情急剧加重,被送往医院治疗。   直到这时,医生才告诉李强真相:王倩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史长达10年,曾多次住院治疗,甚至还办过残疾证和低保。   这一切,王倩和其家人从未向李强透露半分。   李强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他回忆相亲结婚的整个过程,才发现对方隐瞒得滴水不漏。   2024年6月25日,李强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婚姻,并要求王倩返还18.6万元彩礼。   法院经审理查明,王倩确实多年罹患精神分裂症,且多次住院未愈,甚至曾以该病为由起诉过前夫。   2024年3月,法院作出判决,撤销李强与王倩的婚姻;同时,综合考虑彩礼金额、共同生活时间短、王倩隐瞒病情存在主要过错等因素,判决王倩返还彩礼13万元。   然而,判决下来了,执行却成了难题。   王倩和其父母声称“彩礼已经花完,没钱可还”。   法院虽启动了强制执行程序,并将王倩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发出限制消费令,但仍因找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如今,李强无奈地说:“为了结婚,我背了一身债。现在只能靠送外卖一点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那么,从法律角度,这件事如何看待呢?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法律虽然未详尽列举“重大疾病”的范围,司法实践中通常参照《母婴保健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确定,而精神分裂症属于重性精神障碍,对夫妻双方的共同生活、情感交流、抚养后代等影响较大,属于“重大疾病”范畴。   本案中,王倩患有精神分裂症长达10年,多次住院治疗,甚至办理过残疾证,其对自身病情有清晰的认知。   然而,在婚前通过媒人介绍、与李强交往的整个过程中,她及其家人刻意隐瞒了这一关键事实,甚至连日常服用的药物都撕掉标签以掩人耳目,这种行为构成了故意的不如实告知,严重侵害了李强的知情权。   可见,王倩的行为完全符合可撤销婚姻情形,李强在发现真相后一年内提起诉讼,程序合法。   法院判决撤销婚姻,使得该段婚姻关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李强的婚姻状况将恢复为未婚。   同时,《涉彩礼纠纷司法解释》第五条规定,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如果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彩礼数额、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本案中,李强支付18.6万元高额彩礼是为了缔结婚姻并共同生活,如今婚姻因王倩的过错被撤销,目的未能实现。如果不允许返还彩礼,将对李强不公平,尤其是其为此背负了沉重债务,导致生活困难。   但是,王倩毕竟与其生活过,会产生共同消费和支出,法院酌情返还13万元,于法有据。   此外,李强遇到了执行难的问题,关键就是找到财产线索,恢复执行。   李强接下来可以深入了解王倩或其父母是否有工作?在哪个单位?只要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法院就可以依法提取其工资收入。   此外,李强还可以打探王倩是否有将财产转移至其父母或其他亲戚的情形,包括存款、不动产、动产等,发现后采取债权人撤销之诉救济,继而恢复执行。   虽然道路艰难,但法律站在李强这一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