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终于是醒悟了,不再让中国转让高铁技术!起初越南骄傲的很,觉得各国都会抢着来修他们的高铁,所以想来一个“一桃杀三士”,让几个国家斗来斗去,然 越南政府2002年第一次抛出南北高铁想法,那时候高铁在很多地方还算新鲜玩意儿,对越南这种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大工程。他们觉得各国高铁技术正热火朝天,为什么不让几家国家来竞标呢?这样越南就能拿到最好条件,不多花钱,还能抬高国际地位。起初他们信心满满,计划从河内到胡志明市建一条1700多公里线路,时速300公里以上,把北南两地旅行时间从30小时砍到7小时以内。这个项目要是成,能彻底改越南交通面貌,让越南在东南亚第一个有真正高铁。 越南开始全球招标,列出中国、日本、法国这些有高铁经验的国家。代表团到处跑,先去北京谈,中国有完整高铁体系,但对技术全盘移交没松口。日本有新干线技术,强调标准统一,但成本高。法国推欧洲高铁模式,关注资金回收。越南官员带提案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宣传项目规模,期待各国激烈竞争,提供低价技术转移。可实际情况不妙,招标公告发出去,实质投标少得可怜。中国企业有兴趣,但坚持联合开发,不愿单方面给技术。日本2010年提交预可研报告,越南一看投资560亿美元,超出承受范围,直接否了。法国提案要改现有轨道,增加工程复杂性。 几个月下来,越南发现没人真心抢着来。资金需求500到600亿美元,对越南经济是天文数字。高铁建起来需要工程经验、设计能力和产业配套,这些短期搞不定。招标拖拖拉拉,越南在谈判中老是被动。国际论坛上,他们推介线路图,但回应平淡。各国顾虑多,风险高,技术复杂,不愿轻易松手。越南媒体起初吹得热闹,长1541公里,时速350公里,能带动经济。可招标没引来预期角逐,中国建议合资,日本推自主研发,法国要股权。越南意识到初期想法太天真,依赖外部竞争风险大,项目停滞好几年。 2010年国会直接否决方案,理由是成本太高,普通人用不起,不适合农村多人口。越南经济水平还在追赶,这笔钱等于GDP一半,负担不起。之后几年,他们继续评估,继续谈,但进展慢。日本提供援助分阶段,条件是用新干线技术。中国也表达兴趣,但越南担心依赖过深。招标策略失效,导致项目延误,越南开始反思,不能总指望别人争着来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