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帅救不了中国女排! 这病根,早就埋下了。 很多人还在争论,谁上谁下,谁来背锅,但都忽略了最致命的问题。当我们在世界联赛一次次被对手的发球冲垮,一传到位率跌到第14名,这已经不是某个球员或教练的临场发挥失常了,而是整个系统的地基出了问题。对阵意大利,光是接发球就丢了19分,这画面,触目惊心。 问题不在场上,而在训练场,甚至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数据不会撒谎:近三年,国家队集训时间比里约周期少了23%,地方队的技术训练占比从70%砍到了5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球员,从根子上就缺少了千锤百炼打磨技术的“肌肉记忆”。排球是个精细活,一传、防守、串联,靠的是成千上万次重复练习形成的本能反应。训练时间少了,强度降了,基本功自然就松了。 这种缺失,是会“遗传”的。青年队的数据更让人揪心,U21世锦赛防守失误率28%,创了历史最差。当后备力量的技术底子比前辈们还要薄时,我们拿什么去谈未来?我们总期望天才球员横空出世,靠个人能力扭转乾坤,但现实是,排球是集体项目,一个环节的短板,足以让整个链条崩溃。王媛媛在国际赛场上进步明显,可她一个人,补不上全队一传体系的窟窿。 所以,别再幻想换个教练就能点石成金了。这就像一座地基不稳的大楼,换再华丽的门窗,也解决不了根本的结构隐患。我们需要的,是一场从上到下的“技术革命”,是把训练时间还给基本功,把训练标准重新统一起来。江苏U19梯队的防守到位率能高出全国均值15%,就证明了老老实实抓基本功,是真的有效。 这场“技术债”,至少要用3到5年去偿还。过程会很痛苦,甚至会输掉更多比赛,但这是唯一的出路。 大厦将倾,修修补补没用,得从地基开始重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