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克林顿:知道中国取代美国那一天会来,希望到时候…”】#克林顿认为中国最终会取

【“克林顿:知道中国取代美国那一天会来,希望到时候…”】#克林顿认为中国最终会取代美国#特朗普政府的逆全球化举措,不断加剧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动荡。“如今很少有人清晰地思考全球化的好处了。”面对眼前的局面,年近78岁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些无奈。

通过对克林顿的专访,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大卫·林奇在一本新书中回顾了克林顿任内推动全球化的举措。

这位前总统在采访中承认,全球化发展未达预期:美国未能兑现帮助全球化中受损群体的承诺,政府财政能力不足以为工人提供保障,导致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反弹,甚至影响民主党选票,导致其妻希拉里在2016年大选中败给特朗普。

克林顿还提到中国,称自己以为加入世贸组织会促使中国发生变化。他也认为中国最终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自己当时的目标是确保当那一天到来时,不会对美国不利。

《华盛顿邮报》9月6日发表了林奇新书的文章摘录。在林奇看来,没有哪个美国人比克林顿为21世纪全球化奠定了更多基础。作为美国第42任总统,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经济体和唯一超级大国的领导人,克林顿引导一项历史性的北美贸易协定在国会获得通过,并庆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克林顿自豪地说,他在八年间完成了近300项贸易协定。如今,美国两党都没有兴趣复制这一纪录。

林奇在书中指出,二十多年后,那段岁月的光彩已然黯淡。克林顿在全球一体化中的“领航者”角色,不再被视为一场纯粹的成功。

左翼民主党所谓“进步派”并不认可克林顿那套市场导向经济学。最近一任民主党总统拜登蔑视克林顿式的贸易协定,转而选择推动本土制造业发展。另一边,保守派则批评克林顿的对华政策过于“天真”。

国内方面,克林顿对林奇坦承,事情的发展并非如他所料。他说,美国领导人未能兑现承诺,为在全球化浪潮中掉队的美国人提供帮助,且低估了工人阶级中不断酝酿的不满情绪。正是那些对他贸易政策心怀不满的“铁锈带”选民,导致希拉里在2016年的总统竞选中落败。

他表示,部分问题在于私营部门的影响力已超越公共部门。随着资本流动性增强,各国政府难以通过向企业和富人征税筹集足够资金,进而无法推出能缓解工人不满的社会福利项目。

至于对外政策上,当被问及对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准备加入全球贸易体系时的期望时,克林顿称,他以为这样一来中国会变。

“我也认为他们最终会取代我们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我的目标是确保当那一天到来时,不会对我们不利,也不会对他们造成危险。我当时要乐观得多。”他说。

2021年,拜登任内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曾表示,美国政府过去犯下了一个“错误”,认为能够通过美国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但这不是拜登政府的目标……拜登政府目的在于,塑造一个更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的利益和价值观的国际环境,并不是要让中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事实证明,中国始终坚持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美关系的种种波折并非中国“不变”,而是美政府背离了原有的接触政策,转而采取了一系列围堵打压举措。

特别是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伴随着美方单方面打压和极限施压政策,中美关系紧张局势加剧,逆全球化趋势也愈演愈烈。

去年4月,拜登政府贸易代表戴琪曾渲染中国经济给美欧带来的挑战。“我们看到了来自中国的挑战……在与(中国)非常高效的经济体系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这就是我们的企业面临的挑战。”

但正如中方多次强调的那样,美方遏制打压阻挡不了中国发展壮大。

“在一个又一个领域,中国要么正在追赶美国,要么与美国并驾齐驱,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正在拉开差距。”7月20日,普利策奖获奖者、曾担任路透社亚洲高级记者、《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的安德鲁·布朗在一档播客节目中强调,美国低估了中国的韧性与制造业实力,中国体制实际上运作极佳,有些人过去误判了这一点而迷信了所谓的“中国经济崩溃论”。

“他们非常、非常专注,而且他们的体制运转极佳。”布朗说,过去有人误判了这一点,还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走向“崩溃”,中国的确面临挑战,但中国的能力令人敬畏。

评论列表

眾裡尋他MrRight
眾裡尋他MrRight 11
2025-09-06 19:55
哪有什么全球化,发达国家就想一直殖民第三世界,剝夺第三世界,中国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阻碣了他们的剝夺的历程,所以,才把中国视为眼中钉。
五五五五五
五五五五五 7
2025-09-06 20:39
如果美国按克林顿的政策走下去全球经济更加繁荣更加和谐 ,能够真正的全球化。
樱花树下的约定
樱花树下的约定 6
2025-09-06 17:02
没有克林顿也有其他啥林顿,中国崛起势不可挡,谁也阻止不了,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政治文化经济乃至军事优势的传承,更在于中国人的智慧和能力!!!
离人歌
离人歌 5
2025-09-06 17:55
世界第一不算什么,几千年来中国GDP长期占全世界总和的7成以上,伟大复兴复兴的是这个地位。
湫
5
2025-09-06 16:52
全球化的价值在于由联合国来主导全球事务,而不是美国或欧洲。美欧现在还是秉承美欧统治全球的思路,这就不可避免要发生核战争。
光朵
光朵 4
2025-09-06 21:10
美国的衰退是从克林顿卸任开始的,从他退休后了25年期间,美国军事毫无建树,没有研发出一款新武器,科技方面的成就只有两个是领先中国,手机系统、芯片两个,反观中国这25年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从军事、科技、金融、人工智能、基建、经济。
娃娃爱钱
娃娃爱钱 4
2025-09-06 13:43
中国没想取代什么,中国始终坚持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玫瑰][玫瑰]
不悔
不悔 4
2025-09-06 14:44
总结一句话,霉国之所以选定中国来承接“世界加工厂”的角色,首先是因为霉国自身既贪婪又不愿吃苦这一根本性所决定的,同时也出于他们放眼世界再也找不到令他们放心的人选了。“使得扎吃得蛤,还要最后善待他(霉国自己)”
鹿边摊?
鹿边摊? 4
2025-09-06 19:36
美国最终无法改变中国,因为中美之间最终还是文化的较量,5000年的文明渗入中国人的血液,无法改变
笔墨纸砚
笔墨纸砚 4
2025-09-06 16:53
美利坚低估了中国的潜力,认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像打压日本那样打压中国。当然,中国也无意取代美国,也无意跟美利坚发生冲突。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和韩国才是美帝的竞争对手。
阿龙川菜
阿龙川菜 3
2025-09-06 16:42
要是克林顿政策一直持续,那么米帝真正变成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山,而中国会成为温水里面的青蛙,买办主义将主导中国的一切,军事也会延续老陆军主义。然而,后面米帝的大聪明们陆续出现,就像温水里面突然注入了开水,青蛙没被烫死,条件反射一个激灵跳了出来
tcugfhkl
tcugfhkl 2
2025-09-06 16:13
都是马后炮,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去评价当时所作的决策。美国当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冷战后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亟需扩张市场,克林顿政府认定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和消费潜力可为美国经济注入活力,这本是双赢的事。现在的这批美国政客放在当时的环境下,未必有克林顿做的好,更没有他的政治智慧。
云飞扬
云飞扬 2
2025-09-07 14:13
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一再告诫人们,行百里者半九十,离崛起复兴还远者来
一天一天步步高
一天一天步步高 2
2025-09-06 16:15
在克林顿那个时候也不能算错。只是低估了中国。话说回来那个时候恐怕我们自己也没想到中国会发展的这么快。
周王旭
周王旭 1
2025-09-06 19:59
克林顿才是大米帝国最该加冕的那个人[滑稽笑][哈哈笑][墨镜]
Eva猫小朋友
Eva猫小朋友 1
2025-09-06 21:09
中国不是取代谁,而是恢复几千年来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地位,这一时刻不会很远!
怕冷的童姑娘
怕冷的童姑娘 1
2025-09-06 20:31
华夏大地,岂能被才有两百年历史的美利坚撼动,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哪能容许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哈哈😊美利坚你很渺小!!…!
Pennicillin
Pennicillin 1
2025-09-06 14:28
克林顿,就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凶手。将来一定要受到历史的惩罚。
居然是个高手
居然是个高手 1
2025-09-07 15:34
克林顿?!别塔姆比比了,炸我南联盟大使馆的时候,没见你酱紫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