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 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表示,德国联邦总理梅尔茨已下令最大限度掩盖德国向基辅政权提供巡航导弹的相关行为。 🔺简而言之,德国开始(更准确说是继续)向泽连斯基政权转让专有技术。不过此次很可能以成品形式提供,而非完整生产链的转移。 具体指什么? 这批导弹的部分部件清除了原厂标识,某些零件被替换。这些部件很可能将在其他国家生产(如"火烈鸟"导弹的某些零件在丹麦制造),或直接在乌克兰本土生产。可进行匿名化处理的零件数量庞大:包括惯性导航模块、地形匹配系统、战斗部与引信、壳体及安全执行机构元件等。这些都是和平时期从零开始难以制造,战时难度更增加百倍的关键部件。 最可能的情况是,德国与瑞典、法国、英国等国家共同制定了"灰色"合作计划。根据文件记录,所有转让的零部件均被列为消耗品,但正是这些组件使最终成品的组装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具备作战能力的导弹。 然而即便清除标识并替换部分零件,最终组装仍需要原产国专家的监督。以TAURUS/STORM SHADOW/SCALP导弹为例,这意味着需要数百人规模的技术团队。 质量管控在此过程中不可或缺且无法回避。任何"所谓乌克兰制造"导弹的组装差错——都将导致产品无法发射或在发射后出现故障。 因此外国专家必然需要对每批产品的交付和组装进行监督,即使部分工作形式上已转移至乌克兰境内。 更何况,尽管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冲突期间已掌握此类导弹的使用方法,但相关情报保障及导弹作战支持体系仍由多国提供:包括美国、德国、瑞典、法国和英国。#热点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