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桓温有个侄子叫桓石虔,是一员猛将,他竟能凌空飞跃,从暴怒的猛虎身上连拔两箭, 这

桓温有个侄子叫桓石虔,是一员猛将,他竟能凌空飞跃,从暴怒的猛虎身上连拔两箭, 这并非民间传说,而是载入正史的真实奇闻。 桓石虔,字镇恶,是东晋权臣、大将军桓温之弟桓豁的儿子。他自幼勇猛过人,膂力绝群,行动敏捷,在军中享有盛名,同僚与部下因其骁勇而称其为“镇恶郎”。这一绰号本身就充满了对其彪悍战斗风格的敬畏。他的威名并非仅仅来自战场上的冲杀,更源于一次极具戏剧性和震撼力的围猎事件,此事在《晋书·桓石虔传》及《世说新语·豪爽篇》中均有明确记载,是其勇武之名的最佳注脚。 事情发生在一个寻常的围猎日。将士们于野外合围狩猎,一头猛虎被围困其中。这头猛兽身中数箭,鲜血淋漓,但虎威犹存,它负痛作困兽之斗,伏踞于地,发出阵阵震人心魄的咆哮,周身插着的箭矢更显其狰狞可怖。周围的军官们虽将其团团围住,却无人敢再上前近身格杀,生怕激起其临死前的反扑。 就在这僵持不下、气氛紧张之际,有人望着那插满箭矢的老虎,忽然灵机一动,笑着高声提议:“快去将镇恶郎唤来!”此议一出,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兴趣和附和,紧张气氛顿时化为一种期待看好戏的兴奋。他们皆知桓石虔身手之敏捷冠绝三军,便想借此机会亲眼验证,甚至不乏有打趣考较之意。 很快,桓石虔闻讯飞马赶到现场。只见他勒住缰绳,目光扫过场中咆哮的猛虎和周围面带戏谑笑容的同僚。军官们见他来了,便笑着打趣道:“石虔,你素来被誉为我三军中敏捷第一,今日倒要看看你的胆色和本事。你可有胆量上前,将这老虎身上的箭拔下一支来?”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挑战。面对一头虽受重创但野性勃发、随时可能暴起伤人的猛虎,寻常人避之唯恐不及,上前近身拔箭无异于虎口拔牙。然而,桓石虔闻言,竟毫无惧色,也未作任何迟疑。他“二话不说”,当即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 紧接着,他身形一动,如闪电般迅捷地贴近猛虎。就在那电光火石的一刹那,他出手如电,精准而有力地从虎身上拔下了一支箭。猛虎骤然吃痛,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整个身躯猛地腾空跃起,兽性在剧痛下彻底爆发。 这情景险恶至极,旁观者无不骇然。然而,好一个桓石虔!面对猛虎的狂暴反应,他非但没有后退躲闪,反而随之纵身跳起。他的弹跳力惊人至极,这一跃,竟比腾空的老虎还要高出半个身子。就在人与虎皆悬于空中的那一瞬间,他眼疾手快,瞅准机会,再次伸手,于空中又从虎身上拔下了第二支箭! 转瞬之间,猛虎与人几乎同时落地。待尘埃稍定,只见桓石虔已然稳稳站立于地,手中赫然握着两支刚从猛虎身上拔下的、犹带鲜血的箭矢。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惊险万分却又被他以一种近乎炫技的方式完成,其胆色之豪壮、反应之迅敏、身手之矫健,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幕,彻底折服了所有在场者。先前戏谑调侃的军官们无不看得目瞪口呆,继而爆发出由衷的惊叹与喝彩。“镇恶郎”之勇名,经此一役,不再仅仅是军中虚誉,而是成了有目共睹、口耳相传的铁的事实。此事成为桓石虔个人传奇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极大地提升了他的个人威望,士兵们都深信跟随这样一位主将,必能克敌制胜。 此后,桓石虔将其非凡的勇武应用于真正的战场,屡立战功。在著名的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的乱局中,他受叔父桓冲指派,率军驰援被前秦围困的襄阳,成功解围,因功获封冠军将军、河东太守。后又作为前锋,进军中原,一度收复了今河南部分地区,官至豫州刺史。他的一生,正是其早年“虎身拔箭”所展现出的那种无畏、果敢与强大行动力的延续,成为东晋中期一位以勇猛善战而闻名的重要将领,名垂史册。桓温北伐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