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9月4日,女子和丈夫一直分房睡,这次丈夫出差12天回来,想要跟她过“夫妻生活”,女子却以太晚为由拒绝了!不料,第二天丈夫发消息给女子说:“以后我们就各过各的!”女子:“这点小事至于嘛?” (信源:搜狐网——分房睡后拒绝亲热,老公说“各过各的”!这事儿真不算小题大做? ) 行李箱轮子在玄关处磕了一下,发出轻微声响。男人抬手看手机,此时是凌晨 1 点 17 分,他刚结束 12 天出差,从千里之外赶回家,身上带着旅途风尘与疲惫。 不过,一想到妻子,他脚步轻快了些。这 12 天里,他每天睡前想和妻子视频,可妻子总以孩子刚哄睡怕吵醒为由,匆匆挂掉。 他没先回自己住了三年的客房,而是径直走向主卧。三年前,孩子出生后夜里总哭,他呼噜声又大,妻子怕他第二天上班没精神,也怕孩子的哭声吵到他,就小声提议 “要不你去客房睡?”。当时他还觉得妻子体贴,想着等孩子大些就搬回来,可这一分开,就是三年。 主卧亮着一盏小夜灯,妻子背对着门裹紧被子躺着。他轻轻推开门,把特产放床头柜上,俯身想说“我回来了”,话到嘴边却带着小心翼翼的期待。分开许久又刚出差回来,他想拉近与妻子的距离,找回夫妻间的亲密。 可没等他多说,妻子已经转过身,眉头皱着,声音里满是刚被吵醒的不耐烦。她指了指墙上的挂钟,说现在都凌晨 1 点多了,她累了一天,刚把孩子哄睡,只想好好睡一觉,让他别在这添乱,赶紧回自己房间。 男人的手僵在半空,刚才还热乎的心里,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从头顶凉到脚尖。他看着妻子闭紧眼睛、明显不想再沟通的样子。他没再说什么,只是轻轻带上门,转身走回了客房。那扇门关上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道无形的墙,彻底隔开了两个人的温度。 第二天清晨,妻子醒来时,客房的门开着,里面已经没了男人的身影。她以为男人是去上班了,直到拿起手机,才看到一条凌晨 5 点发来的消息:“以后我们就各过各的吧,你没事不用给我发消息了。” 她盯着屏幕愣神许久,满心疑惑,心想不过昨晚没顺他意,他不必说重话。她赶忙回消息询问是否有误会,却没收到回应。直到晚上,男人既没回消息也没打电话。 她坐在孩子床边,看着熟睡的孩子,越想越委屈,这些年她日夜操劳没睡过整觉,他不过出差回来想亲热被拒就闹脾气,自己的辛苦竟不算数。 这件事被她跟闺蜜吐槽后,闺蜜随手发到了网上,没成想很快就炸了锅,上万条评论里,藏着太多夫妻的同款无奈。 有人直言,分房睡对男人而言,有时与离婚无异。并非男人多依赖亲密,而是分房久了说话机会少。白天各忙,晚上分睡,遇事商量还得挑对方有空时,慢慢就不想说了。感情就这么淡了,小事堆积成大问题。 没人否认,最初提议分房睡的妻子心里装着丈夫。她怕丈夫睡不好影响工作、被孩子哭闹打乱节奏,便独自扛下夜里照顾孩子的辛苦,给丈夫安稳睡眠。但她没意识到,婚姻里的 “体贴” 不是单方面的 “我为你好”,而是 “我懂你辛苦,你懂我期待”。 其实分房睡并非婚姻“杀手”,真正毁感情的是分房后忘了“分房不分心”。婚姻从来都不是 “搭伙过日子”,不是你管孩子我上班,不是各睡各的互不打扰。 它需要两个人凑在一起,分享那些细碎的情绪:你说今天累了,我给你泡杯热茶;我说我想你了,你给我一个拥抱;哪怕是吵架,也别冷战,坐下来把话说开,别让 “我以为” 变成 “早知道”。 就像这次的事,如果妻子能说一句 “我今天真的太累了,等明天早上我们好好聊聊好不好”,如果丈夫能说一句 “我想你了,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看看你”,或许就不会有那条冰冷的消息,不会有妻子的委屈和丈夫的失落。 凌晨 1 点的拒绝,看似是一件小事,可背后藏着的,是两个人对彼此的忽视。婚姻里没有那么多 “大事”,大多是这些 “小事” 组成的 —— 一句体贴的话,一个主动的拥抱,一次耐心的倾听,就能让那些看似无解的矛盾,变成两个人靠近的机会。 毕竟,好的婚姻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两个人一起,在柴米油盐里,慢慢学会懂对方的辛苦,疼对方的委屈,护对方的期待。分房睡也好,同床睡也罢,只要心在一起,就不怕走散;可要是心远了,再近的距离,也会变成陌生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