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进步。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时常能看到一些无厘头的人和事,一次次地刷新我们的认知底线。他为什么会那样说?他究竟想表达什么?他疯了吗?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回是桃李面包的五仁月饼电梯广告。“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这就是他们一开始自鸣得意的幽默与深刻。
我琢磨了半天,始终没明白这文案的逻辑。一款广告,其宗旨无非是要宣传产品的好,就桃李面包而言,就是要宣传五仁好吃。那么强调要经过生活的毒打,才能品得五仁的滋味,似乎有点背道而驰。经过生活的毒打,对物质的追求就不会那么挑剔,所以就能够接受五仁,文本的逻辑大抵如此。这商家疯了么?要花钱论证自家的产品在月饼品类中确实低人一等。
这是文案本身的可笑之处。再说腔调。生活的确不容易,所谓生活的毒打大抵也是许多人曾经经历或者终将经历的事实。但是,所谓人艰不拆,一个有情怀的商家,应该是在做生意的同时,给人温暖和力量,哪怕仅仅是装饰,也要努力抹上些许人文关怀的底色,而不是相反。
做生意就是做生意,卖月饼就是卖月饼,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一些企业总觉得自己的智商要比消费者高出一大截,在这种莫名的优越感下,他们一方面想从消费者口袋里掏钱,另一方面又动辄要教育、训示消费者。这很奇葩。我们不知道这些商家为什么会有这么清奇的脑回路。
9月5日,桃李面包官方账号以年轻人口吻回应:“文案翻车全是领导责任!他正接受‘现实毒打’,宣发已由年轻人接管。”文末不忘推销“五仁蛋月烧挺好吃”。看得出来,他们试图以一种年轻俏皮的口吻轻松化解这一次舆论危机。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但是,所谓年轻人的口吻,要看场合、看时机。在舆情汹汹的当下,撒娇卖萌式的回应只会适得其反。关系到企业价值观、关系到是否尊重消费者的问题,此前已经大错特错,回应时就应该以庄重和诚意重新和大众建立共情链接,这才算是亡羊补牢,续命有望。却不料桃李面包给出的居然是如此轻佻的回应,这无异于二度挥刀自宫,似乎势未去尽不罢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面包白沾了桃李二字,不当言而言,当止而未能止。这个中秋,桃李面包估计会很惨淡。
来源|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记者|林如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