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放出狠话:如果中国真有一天开打,别以为手里握着航母和导弹就能高枕无忧!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说,如果美国在日本部署导弹,俄罗斯和中国会不只政治回应,她强调中俄伙伴不针对别人,但面临侵略,能结合力量!
扎哈罗娃的发言源于美国在日本部署中程导弹的计划,这直接威胁俄罗斯远东和中国东部。她指出,这种部署不是防御,而是进攻性举动,会覆盖经济要地和军事基地。俄罗斯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比如克里米亚事件,那时面对西方制裁,靠情报、经济和外交组合才化解危机。
她强调,中俄伙伴基于互信,不针对第三方,但若遇侵略,会联合反制,不限于政治层面。单纯依赖航母和导弹不够,必须有全面战略,包括情报分析、网络防御和经济手段。现代战争是体系对抗,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证明,电子战和无人机更关键。
她警告日本,允许部署会自食恶果,可能面临经济封锁和军事压力。这番话提醒中国,避免武器万能论,要加强情报收集,提前掌握对手动向。美国此举类似古巴导弹危机,重演历史风险。中俄的反制会是综合的,情报共享和联合演习是基础。她的话语在全球传播,引发讨论,强调大国博弈靠实力平衡。
美国和日本推进导弹部署,俄罗斯多次表示会采取对等措施。扎哈罗娃在发布会上重申,此举破坏地区稳定,俄罗斯将更新核威慑策略。2025年8月,美国将Typhon导弹运到日本岩国基地,作为演习部分,这引发中俄联合声明,要求日本重新考虑。
中国外交部谴责此举加剧紧张,北京通过渠道表达立场。俄罗斯和中国加强合作,举行联合海军演习,在远东海域模拟反制场景。两国情报部门交换数据,分析导弹射程和影响。经济上,俄罗斯调整能源出口,日本企业感受到压力。
中国继续发展军备,注重综合能力,如导弹升级和网络防护。到2025年9月,部署仍在进行,地区形势更趋复杂。扎哈罗娃继续担任司长,主持每周简报,强调中俄团结。她参与国际论坛,处理多边事务,保持俄罗斯在全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