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明朝崇祯皇帝?可能是欧洲的哥伦布】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北京的煤山自缢身亡,明朝宣告灭亡。 崇祯皇帝为什么自缢?其实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李自成打破了北京城,他自知这天下已经守不住了。明朝为何会在李自成的手中戛然而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来分析,有人说是明朝官员腐败,有人说是崇祯皇帝志大才疏。但追究直接原因,还是在于内忧外患的战事,外有满清不断侵略,内有反贼此起彼伏。 为什么叛乱这么多?除了朝廷的腐败之外,还是在于连年的气候反常,导致庄稼持续歉收。大家越来越活不下去,实在没有办法了,才爆发了农民起义。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情况其实也差不多。逐水草而居的他们,一旦遇到恶劣气候,草原上的资源不足,对中原王朝的侵犯也就更加猛烈。 说到明朝末年的恶劣气候,其实很多历史爱好者都知道,这绝对不是个例。可以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上演了一次罕见的小冰河期。也就是说,全地球都在降温。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是什么导致地球降温的呢? 近些年来,有一个理论给这个现象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原因。在地球降温之前,世界上正在发生一件重要的大事,那就是欧洲人开始踏足美洲。随着他们的登陆,一方面主动屠杀了大量的美洲土著,另一方面他们带去的大量病菌,是美洲土著从来未见过的。在没有任何抗体的情况下,美洲土著之间爆发严重的疫病,死亡数量进一步攀升。 随着美洲土著死亡的激增,当地的土地开始大量荒芜,野生植物开始占据耕地。虽说都是植物,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水平是远不如这些野生植物的。随着野生植物越来越多,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突然骤降。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它的激增会导致全球变暖,反之,就会导致地球降温。 而这,最终传导到了整个地球,连大明王朝也遭受了池鱼之殃。 这种温度的变化,原本可能永远尘封在历史中。但今天的人类,科技十分先进,足以再现那一段历史。要知道,每一年的降雪,都会裹挟着当年的大气信息,落在南极冰盖,并被封存。几百年后,当人类从这里取得冰芯展开研究,再现了当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地球大气在1610年迎来了二氧化碳的最低值,研究人员将其称之为“Orbis spike(世界指标)”。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美洲土著被屠杀,是因为西方人的入侵。西方人之所以能入侵,是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有大量的土地。让他们知道这片土地的,就是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 按照这个思路分析,崇祯皇帝的死,和哥伦布不无关系。 这,就是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