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腊莎通讯员江洁冯蕾)9月1日上午,江山市双塔街道城北社区北泉街21号胡义祥家中,来自专业护理机构的护理员在熟练地为失能老人周珍梅进行护理服务。
近日,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省内异地服务正式启动,作为首批启动该服务的6个城市之一,衢州已有2名异地参保重度失能人员开始享受这项新政策。
2020年,周珍梅因病丧失自理能力,其丈夫胡义祥多年来独自承担起照顾她的重任。8月27日,胡义祥通过线上渠道为妻子办理了长护险省内异地备案,并同步发起了待遇申请。经专业评估,周珍梅被认定为重度失能,成为衢州首位享受长护险省内异地照护服务的对象。如今,周珍梅每周可获得三次,每次两小时的专业护理服务。胡义祥说:“我老婆参保在杭州,以前享受不了长护险待遇。要是请个长期护工,我们家经济上也承受不起。现在有了长护险护工,给我们家减轻了不少负担。”
居住在江山市双塔街道丰足村的姜先生,也是此次首批长护险省内异地服务的受益人。他的参保地在杭州,因高血压导致中风后长期卧床,日常由80多岁的母亲照料。如今,姜先生的护理费用由服务地经办机构与护理服务机构直接结算,参保人无需垫付资金,也无需返回参保地报销,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
如今,不少失能人员跟随亲属在省内异地生活,面临“参保地在原地、服务需求在异地”的矛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省出台了《长期护理保险省内异地服务直接结算试行办法》,打通服务地与参保地的管理边界,消除待遇享受的地域差异,统一按“服务地标准”执行。随着长护险省内异地服务平台上线,参保人可通过“浙里办”APP申请长护异地备案并申请服务。护理产生的相关费用,由服务地医保部门直接结算,服务地与参保地的医保部门再进行结算。按照文件规定,参保人经评估确定为重度失能的次月就可享受这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