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美国卖给我国的一架“黑鹰”直升机,飞行时间才300多小时就在青海坠毁。很快,专家发现飞机失事竟是因为一道刀痕。但是在证据确凿之下,美国人不仅死不承认,还接连3次出尽阴招,试图阻止我国进一步调查和索赔。 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于1889年5月25日在俄罗斯帝国基辅出生,他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他的父亲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西科斯基担任圣弗拉基米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母亲玛丽娅·斯捷法诺夫娜·西科斯基是一名医生,她在家教育他,激发他对艺术和达·芬奇作品的兴趣。 1900年11岁时,西科斯基随父亲前往德国,接触到自然科学,12岁时在家中用橡皮筋制作小型直升机模型,模型在地板上转动几圈后落地。1903年14岁时,西科斯基进入圣彼得堡海军学院,计划成为军官,但他于1906年离开,转而追求工程学。他短暂在巴黎学习,然后于1907年进入基辅理工学院。1908年夏天随父亲再访德国,了解到莱特兄弟的飞行器和齐柏林飞艇的消息,他决定专注航空领域。 1909年5月,西科斯基在基辅开始设计第一架直升机,使用25马力安扎尼发动机,上、下两层双叶升力螺旋桨以160转每分钟旋转,产生357磅力升力,但无法抬起457磅重的机身,他于10月拆解了它。 1910年2月,西科斯基建造第二架直升机,能抬起400磅自身重量但无法搭载操作员。那年他转向固定翼飞机,设计S-1,使用15马力安扎尼三缸风扇发动机推式配置,无法起飞。随后S-2采用25马力安扎尼发动机牵引配置,于6月3日首次飞行几英尺高,6月30日达到60-80英尺后坠毁。1911年,他设计S-5,这是他的第一架实用飞机,获得俄罗斯帝国航空俱乐部颁发的国际飞行员执照第64号。在一次演示中,一只蚊子进入汽油导致发动机故障,迫降后他决定开发多引擎飞机。 1912年初,西科斯基成为圣彼得堡俄罗斯波罗的海铁路车厢厂首席工程师,设计S-21“俄罗斯骑士”,最初称“大”,使用四引擎推拉配置,后改为四引擎牵引,于1913年5月13日首飞。1914年,他获得圣彼得堡理工学院荣誉工程学位。随后开发S-22“伊利亚·穆罗梅茨”,最初为客机,一战期间改装为四引擎轰炸机,获圣弗拉基米尔勋章。1917年革命后,他于1918年初逃离俄罗斯,短暂为法国部队工作,11月战争结束,订单取消,他决定移居美国,于1919年3月30日乘“洛林”号轮船抵达纽约。在美国,西科斯基起初担任学校教师和讲师。 1923年,在包括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5000美元资助下,他在纽约罗斯福建立西科斯基制造公司,生产S-29双引擎飞机,可载14人,时速115英里,尽管原型在首次测试中损坏。1928年他成为美国公民,公司于1929年迁至康涅狄格州斯特拉特福,成为联合飞机公司的一部分,制造S-42“快船”等飞艇,用于泛美航空跨大西洋飞行。1939年9月14日,他驾驶VS-300进行首次系留飞行,5月24日首次自由飞行。1957年退休后担任顾问,直至1972年10月26日在康涅狄格州伊斯顿逝世,享年83岁。西科斯基一生获得80多项专利,推动直升机从实验品转为实用工具,他的公司后来制造了黑鹰直升机。 1984年中方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购入24架S-70“黑鹰”直升机,总价超过2亿美元,这些飞机主要用于高原运输。1987年10月10日,编号831的飞机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乡执行任务,返回格尔木机场途中,下午2时晴朗天空下飞行,机组人员注视仪表,尾部突然发出金属断裂闷响,机身剧烈摇晃,旋翼失衡,快速向下坠落。地面目击者看到尾部冒黑烟,碎片散落,撞击戈壁沙地发出巨大轰鸣,尘土覆盖现场。3名机组人员当场死亡,15人受伤,残骸散布数百米,发动机深陷沙土,尾桨组件扭曲。 军方封锁区域,医疗队抬担架抢救伤员,调查组携带测量工具赶到。专家穿防护服,在烈日下跪地捡拾碎片,用标签标注位置,逐一装箱运回实验室。实验室灯光下,围工作台,用电子显微镜扫描断口,记录纹理。焦点锁定尾桨传动轴,断裂处显露0.5毫米宽、0.06毫米深刀痕,底部0.15毫米裂纹。痕迹源于制造,未经检测,在300多小时应力下扩大,导致疲劳断裂。报告汇集照片、金属数据、力学计算,证明工厂责任。 中方递交报告,要求承认原因、赔偿、检查其余飞机。美方沉默数月,仅回复需审查,拖延日期。中方邀请专家来华复查,美方推脱行程,迟未派人。1988年初补充报告,加光谱分析、模拟测试。美方仍不认,转指中方维护不当,如加油错误。中方出示日志,记录遵守手册,加油间隔无误,飞行小时低于极限。美方论点驳倒,但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