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崔峰
今年是抗日胜利80周年,80年时光荏苒,硝烟早已散尽,但历史的回响却从未远去。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济源一位抗日老兵的后人孔胜利,他向我们讲述了其父亲孔宪文传奇的抗战经历。
孔宪文,1920年生于济源县西关糠黑面庄,小名老豹,字彬子。1936年,在济源乡村师范初中班学习的孔宪文,经杨力勇介绍,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投身抗日活动。1937年,杨力勇动员孔宪文一同前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孔宪文因故未能成行。
1938年2月,日军侵占济源县城,烧杀抢掠。4月,国民革命军91军166师496旅攻打驻城日军,战后,日军一个中队包围了糠黑面庄,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除两三个侥幸外出的人员外,小村庄48人全部遇害,42间房屋被烧毁。孔宪文从洛阳归来,面对家园的废墟和亲人的离世,他悲痛欲绝,心中充满了对日寇的仇恨,毅然决定投笔从戎,于当年7月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十六期学员。
在黄埔军校期间,孔宪文原本攻读步科,后又兼修炮科。1940年,他从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13军89师,先后担任多个职务,跟随部队转战南北,多次参加对日作战。1940年5月,在湖北枣宜会战中,他指挥师炮歼灭日军一个联队,受到战区司令嘉奖,获“九等云麾勋章”。1942年,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他配属国民革命军第99军军部作战参谋,指挥师炮击毁敌机多架、战车10多辆,歼敌无数,获九战区司令薛岳嘉奖,并获得“七等云麾勋章”,因其炮火运用如神,人送外号“神炮”。
1945年8月,在广州白云山头,13军89师包围了淞浦师团,当时日本天皇已宣布投降,但日军拒不投降。孔宪文率十八勇士夜袭敌指挥部,最终率五勇士提着日本中将淞浦的人头归来,日军随后举白旗投降,孔宪文因立重大战功获得抗日战争胜利功勋章一枚。
1949年2月,孔宪文参加北平起义,被解放军收编。后来,他曾在西安百货公司城隍庙百货商场担任技术员,发明了合绳机、再生灯泡等,还被下放回济源,为生产队引进多种机械加工设备。1986年,孔宪文得到平反,他分文不取国家补发的工资,全部上交。退休后,他利用在军校所学的眼镜配制技术,创立了金星眼镜店,将黄埔校训“亲爱精诚”作为经营宗旨。1997年,孔宪文病逝。
孔宪文的故事是那段烽火岁月的一个缩影,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爱国、奉献和不屈的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我们铭记历史,向像孔宪文这样的先烈致敬,让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