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秒级响应“空中警察”为智慧巡防插上翅膀

“注意,商场正门发生一起纠纷。”近日,宜春市润达商圈人流如织,前来消费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此时,一则警情信息传入宜春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五大队朝阳警务站。

在指挥中心下达出警指令的同时,朝阳警务站楼顶的无人机机库自动打开,一架无人机按照操控员指令迅速飞往报警点,将现场情况实时回传,清晰呈现在处警民警的手机上。据宜春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警航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接处警模式下,我们在抵达现场后再寻找报警人,通常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通过无人机先期处置,抵达时间能提升60%以上。”

为构建“空地一体、人机协同”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推动警务站智慧化现代化建设提档升级,宜春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今年8月在宜春中心城区建成两个智能无人机机巢。同时,通过购置专用设备、配备专业人才、采取梯次培训等方式,为基层警务站培训警用无人机操作、管理与值守力量,确保新装备与智慧警务体系无缝衔接。

“以往在辖区进行一次巡逻最少需要1个小时,院背小巷等道路狭窄地方只能徒步巡逻,而现在有了‘空中之眼’,仅需20分钟便能完成所有工作。”宜春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六大队官园警务站民警说道。

据悉,该套机巢式无人机系统平均每日可完成12架次飞行任务,单机单次巡逻覆盖面积可达2平方公里,相当于8名步巡警力或是3辆警车的巡逻范围,大幅度提高了巡逻防控效率。同时,该系统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无人机可按照预设巡航线路,自主完成起降、巡航、返航全流程操作。在执行巡逻任务时,无人机可实时捕捉画面,同步回传至指挥中心或民警移动终端上。指挥人员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视频画面可以在第一时间调度附近警力前往处置,实现突发事件“秒级响应”。

近日,宜春中心城区多条主干道出现拥堵。“事故已完成取证,请双方驾驶员将车辆撤离至安全区域,稍后交警部门将会与你们联系。”短短几分钟内,抵达现场的“空中警察”便完成了喊话提醒、视图取证、辅助事故处置等工作,道路很快恢复畅通。

在科技赋能警务实战的背景下,宜春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将警用无人机常态化应用于应急指挥、警情处置、治安巡逻、交通疏导、事故快处、大型活动安保、民生服务、水域巡查、平安护校等9大类场景,实现了从“单一性巡逻”到“多元化实战”的跨越式升级。目前,宜春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在重点商圈、热门打卡点、车站广场等治安重点区域,已规划8条警用无人机自动巡航线路,实现“空中警察”与地面快反力量协同联动,构筑起“空地一体、全域覆盖”的巡防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自8月两个智能无人机机巢启用以来,宜春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共开展治安巡逻160余架次,巡航里程达320公里,飞行时长80余小时,参与处置各类案事件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