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9月4日上午,在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小行星防御分论坛上,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鸣作了《地球撞击坑概况及中国被证实的撞击坑》的报告。近年来,陈鸣及其团队已在中国发现四个被证实的陨石坑,分别为岫岩陨石坑、依兰陨石坑、白鸡峰陨石坑、海林陨石坑,均在东北地区。
在学术界,通常将陨石坑称为“撞击坑”。20世纪60年代,地球表面第一个撞击坑被证实,“在之后的50年(1960—2009年),相继证实了179个撞击坑,平均每年达到3.6个。”陈鸣介绍,最近15年,证实了24个撞击坑,平均每年1.6个。
陨石坑是星球之间的超高速碰撞形成的“吻痕”,地球上的陨石坑在北美、南美、北欧、非洲等密集分布,亚洲地区的陨石坑相对较少。从中国来看,目前发现的陨石坑数量也不多,其中,光是陈鸣及其团队发现的陨石坑就有四个。
2009年,陈鸣团队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发现了我国首个陨石坑——岫岩陨石坑,并被国际认可。该陨石坑的直径约为1800米,深度达到150米,大约在5万年前形成。据介绍,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对陨石坑的调查,岫岩陨石坑的发现,成为地球第179个获得证实的陨石坑,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如何确定陨石坑呢?“关键要素就是找到撞击的DNA,也就是撞击指纹证据——岩石冲击变质效应。”陈鸣解释说,他和团队通过寻找那些受过强烈撞击的石头,然后再通过电子显微镜等,找到一些由冲击波作用造成的矿物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证据。
2019年,陈鸣团队在黑龙江省依兰县发现了一个陨石坑,并被命名为依兰陨石坑,直径为1850米,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4.9万多年前。有报道称,依兰陨石坑堪称地球上已知年龄小于10万年的陨石坑之首。在此后的2022年,陈鸣团队又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白鸡峰陨石坑,直径1400米。这是目前地球上已知地表垂直高差位置最大的撞击构造,也是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陨石坑。最近一次则是2024年11月公布的海林陨石坑,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北部,直径为1360米,是我国首个被确认的山脊陨石坑。
“东北三省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2%,目前已发现4个陨石坑,最近,我们可能会有新的突破,还请期待。”陈鸣说道。
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