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集体缺席,其实也不奇怪。 你算一算那几个带头大哥,在二战中都是什么角色就明白了。 欧洲一哥德国,正是二战的罪魁祸首,你这边搞庆祝,有揭人家旧伤疤的嫌疑,自然不来。二哥法国,二战刚开始放几炮,他就投降了,这总是件不体面的事,来了尴尬。 三哥英国,那时老美的表兄弟,表哥不来,自然随表哥了。 意大利,二战时德国的帮凶,波兰,被德国杀的没一点尊严,倒是南斯拉夫兄弟,还有些抗击侵略的英雄故事,这不,武契奇来了。 其实,欧洲国家集体不露面这事,表面看起来挺蹊跷,背后其实有点“各有各的难处”。 一提起二战,德国、法国这些欧洲老牌强国,心里都不太能舒坦地面对那段历史。 尤其在一些重大纪念场合,大家出不出席,真不是随口拍脑袋的事,都得仔细掂量掂量。 像俄罗斯每年搞的卫国战争胜利日、全球有影响力的二战纪念活动,欧洲这些大国你很少见到他们的国家领导人高调现身。 这其实从他们各自的历史包袱和现实处境一看,就明白了。 先说德国。二战一说起来,德国是不得不说的主角。 那个时候德国是发起战争的一方,历史责任压在身上几十年。 德国人一直把反思和道歉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政府、媒体、教育体系,年年都在反复强调“不能忘记历史”,不让极端思想有机会抬头。 对于德国来说,主动参加那些庆祝二战胜利的场合,确实挺别扭的。 你想,别人庆祝的是打败了谁?很明显,就是德国。 再加上社会舆论一向对政府在国际场合的表现盯得很紧,谁要是表现得稍微不够谨慎,很容易就被批评是在美化历史。 所以德国一般都保持低调,不愿意在这种场合上“露脸”,免得又被提起“往事”,还不如干脆不来。 法国的情况也有点尴尬。 二战一开始,德国军队一过来,法国没撑几下就投降了。 虽然后面有自由法国、抵抗运动什么的,但大部分法国人其实是经历过被占领的日子。 战后,法国当然尽力修补国家形象,但那段历史一直是心里过不去的坎。 英国的想法又有点不一样。 二战时候,英国确实是坚持抗战的主要国家,丘吉尔的那句“我们决不投降”一直被英国人津津乐道。 每年英国都自己搞国殇纪念活动,王室和政府高官都会去。 但要说到俄罗斯或者其他国家主办的二战庆祝,英国基本上不会派重量级人物露面。 意大利同样有难言之隐。 二战时,意大利最初是德国的盟友,后来又反水站到了盟军一边。 战后一段时间,意大利对自己法西斯历史的反思挺多的,在国际场合也不太敢高调表现自己。二战一说起来,意大利的角色总是比较尴尬。 波兰的情况比较特殊。 二战期间波兰遭了大罪,国家被德国占领,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波兰人对那段历史一直特别在意,政府也是年年纪念,强调不能忘记国家的苦难。 不过,在国际场合,尤其是和俄罗斯有关的纪念活动,波兰表现得非常谨慎。主要原因是波兰和俄罗斯之间一直有历史恩怨,彼此信任不足。 这不是波兰不重视历史,而是担心自己的立场被边缘化,选择了更为保守的做法。 参考:直新闻——九三阅兵外方嘉宾名单中为何没有西方主要国家?中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