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印媒夸莫迪:在上合对特朗普传信息、向巴铁发警告、给中国提醒。 印度总理时隔七年再次踏上中国土地,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机场外,闪光灯此起彼伏,莫迪面带微笑挥手致意,但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他知道,这次峰会不仅是多边舞台,更是他向世界传递印度新姿态的绝佳机会。印媒早已沸腾,《印度时报》等媒体纷纷点赞,称莫迪的每一步都像棋盘上的妙招,既巧妙又充满深意。 峰会落幕时,莫迪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中方,字里行间却暗藏玄机,仿佛在说:“印度回来了,而且带着全新的外交思路。” 莫迪的这次访华,绝非简单的礼节性访问。他刚从东京归来,那里日本首相拍着胸脯承诺未来十年投资10万亿日元,这笔巨款像一颗定心丸,让莫迪底气十足。抵达天津后,他马不停蹄地投入峰会,与各国领导人热络互动。 印媒看得明白,莫迪是在用行动展示印度的战略独立性——不偏不倚,在大国之间游刃有余。他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既强调合作,又不忘提醒世界,印度不是谁的附庸。 这种平衡术让《印度斯坦时报》大加赞赏,称莫迪像一位高明的舞者,在复杂的地缘政治舞台上跳出自己的节奏。峰会期间,莫迪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热情拥抱,并肩步入会场,这一幕被镜头捕捉,成为全球焦点。印媒解读为,莫迪在向西方传递信号:印度有自己的朋友圈,不会轻易被边缘化。 对特朗普的“信息”,莫迪处理得滴水不漏。美印关系正因关税问题跌入谷底,特朗普前几天才对印度加税25%,还转头和巴基斯坦搞石油合作,让新德里方面措手不及。莫迪在天津的峰会上,虽未点名批评,却通过多边场合巧妙回应。 他在发言中强调“公平贸易”和“多边主义”,字字句句像在敲打华盛顿的单边主义。印媒分析,莫迪这是在告诉特朗普:印度不怕施压,反而会借机拓展其他盟友。 峰会闭幕后,莫迪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中方的同时,间接提及“全球合作新框架”,这被解读为对美印关系的温和提醒。 印度媒体兴奋地报道,莫迪的举动像一封无声的信,既维护了印度尊严,又为未来谈判留了余地。特朗普那边虽然没直接回应,但国际观察家们嗅到了一丝转机——莫迪的外交手腕,正让印度在美印博弈中占据主动。 向巴基斯坦的“警告”,莫迪则表现得更为直接。几个月前那场印巴冲突,印度吃了亏,巴基斯坦军方自信膨胀,甚至炫耀核武库,让新德里如坐针毡。莫迪在天津的峰会上,借机展示强硬姿态。 他在与周边国家领导人交流时,强调“地区稳定”和“反恐合作”,话锋一转,暗指巴基斯坦的挑衅行为。印媒注意到,莫迪在峰会间隙的私下会谈中,向俄罗斯等国表达了对巴铁的担忧,这被视为一种间接施压。 印度《新德里电视台》评论道,莫迪像一位老练的棋手,在上合这个多边平台上,不动声色地给巴基斯坦划了红线。峰会结束后,莫迪的团队透露,他将继续推动地区安全合作,这无疑是在警告伊斯兰堡:印度不会容忍任何威胁。 但莫迪的警告并非一味强硬,他巧妙地融入了合作倡议,让国际社会看到印度的建设性角色。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让印媒直呼“高明”,也暗示着印巴关系的未来走向将更加微妙。 给中国的“提醒”,莫迪处理得最为精妙。他访华前,外界猜测中印关系会升温,但莫迪在峰会上保持了清醒的距离。他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既肯定了上合组织的重要性,又强调印度作为大国的独特地位。印媒解读,莫迪这是在提醒北京:印度是平等的伙伴,不是追随者。峰会期间,莫迪在天津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深意——他参观当地企业时,关注经济合作;在多边发言中,呼吁“共同发展”,却不忘突出印度的自主性。 印度《印度时报》称赞,莫迪像一位外交大师,在展示友好的同时,悄然传递了印度的战略诉求。例如,他提到“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保持稳定”,既是对中印关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莫迪的这种提醒,不是对抗,而是平衡——他希望中国理解,印度在印太地区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峰会闭幕后,莫迪的团队透露,他将继续推进“东进政策”,这无疑是在为后续外交行动埋下伏笔。 莫迪的天津之行,像一场精心策划的外交秀,让印媒拍手叫好。他不仅展示了印度的战略独立性,还巧妙地回应了特朗普的施压、警告了巴基斯坦的挑衅、提醒了中国的角色。峰会落幕时,莫迪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字里行间透着自信,仿佛在说:“这只是开始。” 但国际观察家们知道,莫迪的外交棋局还远未结束。他下一步的计划,或许会转向更广阔的舞台——比如深化与日本的投资合作,或是在美印关系中寻找新突破。 印度媒体已经迫不及待地猜测,莫迪会不会借这次峰会的势头,推动更多双边协议。无论如何,莫迪的这次上合之旅,确确实实地展现了印度的新外交思路:灵活、独立、充满智慧。而这,只是他全球棋局中的一步棋,未来还有更多精彩等着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