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吴孟达和周星驰共同拿出1000万,在天津开了一家BB机专卖店。
在1991年的香港娱乐圈,两位知名演员决定跨界经商,投入巨资进入大陆新兴通信领域。这段合作看似前景广阔,却因技术变革酿成重大转折,考验了他们的友情与财务承受力。故事背后的细节,揭示了明星投资的风险与机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香港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周星驰凭借多部喜剧影片确立了票房号召力,吴孟达作为常年配角积累了广泛认可。当时,大陆通信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寻呼机作为便捷工具开始流行,需求量逐年上升。天津作为北方重要城市,商业环境活跃,吸引了外部资金流入电子产品销售领域。周星驰和吴孟达基于长期合作关系,选择共同投资,利用各自积累的资本探索这一机会。
各人出资五百万元港币,合计一千万元,用于启动项目。寻呼机在当时利润空间较大,一部设备售价可达上万元,市场潜力明显。两人明星身份有助于提升知名度,带动消费者兴趣。
同时,吴孟达面临家庭压力,与麦莉莉维持婚姻关系,又与卢少慈产生关联,后者于1989年生下女儿,导致每月支出达到九十万元港币,用于支持多个家庭。周星驰则在房产领域有初步投资,如1990年购入中环房产,后因基础设施改善而增值。
大陆经济改革推进下,城市消费能力提升,寻呼机成为象征现代化的产品。天津市区商业区位置便利,适合开设专卖店。两人租用店面,专注于高端寻呼机销售,初期生意受益于市场空白和高利润率。明星效应进一步放大吸引力,销售量快速增长。
高峰期,周星驰安排姐姐从香港前来协助财务管理,自己继续专注电影工作。姐姐负责账目核对,确保运营顺利。店面每月收益可观,两人通过分红处理资金。吴孟达利用部分收入应对家庭开支,包括麦莉莉和卢少慈的相关支持。卢少慈怀孕后,两人关系曝光,但吴孟达拒绝离婚,继续维持原有婚姻。周星驰同期参与其他投资,如电影项目,但未影响此项生意。整体合作体现了两人从演艺圈积累的资源向商业领域的延伸。
1991年启动后,店面运营进入稳定期,两人计划进一步扩张。寻呼机市场在大陆持续扩张,高端产品需求强劲。吴孟达负责日常事务,周星驰提供远程指导。生意高峰时,月利润达到数十万元,仓库库存充足。两人各出资五百万元的初始资金得到回报,但市场环境开始出现变化。
1995年,手机作为新型通信工具进入市场,能实现直接通话功能,迅速取代寻呼机地位。消费者转向手机,导致寻呼机销量急剧下降。仓库产品积压,无法及时变现。短短两周内,店面资金链断裂,最终倒闭。周星驰同期投资的电影《大话西游》票房不佳,仅收回部分成本,公司破产,增加债务负担。吴孟达选择独自承担全部亏损,将五百万元本金全额退还周星驰。这体现了两人深厚友情,在商业失败中未生嫌隙。
倒闭后,周星驰利用退还资金购入香港一处偏远别墅,当时价格较低。几年内,周边地铁开通和商圈兴起,推动房产价值上涨三倍,意外弥补了财务损失。吴孟达继续处理家庭事务,每月支出九十万元港币,支持麦莉莉、卢少慈及其子女。
卢少慈生女后,两人关系维持,但未正式结婚。吴孟达的私生活复杂化了经济压力,却未影响其演艺生涯。周星驰在房产投资方面的成功,显示了其商业敏感度。整个事件反映了九十年代通信技术迭代的速度,以及明星跨界经商的挑战。两人合作虽以失败告终,但友情经受考验,成为演艺圈佳话。
手机普及后,寻呼机市场彻底崩盘,两人投资项目彻底结束。周星驰专注电影事业,逐步摆脱债务。吴孟达维持多个家庭支持,生活负担持续。房产增值成为周星驰转机,证明了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性。吴孟达的决定突显了责任感,两人关系未因亏损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