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民进党疯狂下达“禁足令”、试图封锁九三阅兵消息之际,洪秀柱将与苑举正、王炳忠、蔡旺庭一起,代表台湾同胞参加9.3阅兵活动。洪秀柱的到来,点燃了两岸同胞共同缅怀抗战先烈的热情,也让人们对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多了几分敬畏与感慨。 9月1日晚,北京首都机场的灯火通明,洪秀柱步出航站楼时,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她轻抚衣领,深吸一口气,仿佛在感受这片土地的脉搏。 这位国民党前主席,祖籍浙江余姚,出生于台湾台北县,此次专程飞赴北京,只为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活动。她向媒体表示,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容扭曲,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洪秀柱的行程紧凑而充实。抵达后,她立即投入准备工作,与抗日将士后代亲切交流,分享家族故事。她的声音温和却有力,讲述着抗战岁月的艰辛与荣耀,让在场者无不动容。她提到,抗战胜利是全民族的共同记忆,这份记忆如同纽带,连接着海峡两岸的同胞。 她的办公室发布的新闻稿强调,此行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人们围坐倾听,不时点头,仿佛在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与此同时,苑举正也踏上了北京的土地。这位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祖籍山东泰安,从小在面食和山东方言中长大,身上透着一股儒雅气质。8月31日,他与洪秀柱同期抵达,脸上挂着谦和的微笑。 苑举正受邀参加阅兵,并非偶然,他长期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认为历史教育是连接人心的桥梁。他在机场接受采访时,轻声说:“能参与这样的活动,是荣幸也是责任。”他的话语间,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仿佛在暗示,这次参与可能开启更多对话。 蔡旺庭的加入,为这场活动增添了一抹亮色。作为旺旺集团总经理,他8月31日在社交账号上兴奋发文:“我要飞北京啦!人生第一次参加祖国的阅兵仪式!”还晒出机场候机的视频,镜头里的他手舞足蹈,像个孩子般雀跃。 蔡旺庭的祖籍虽未详述,但他的行动代表了台湾企业界的热情。他向朋友推荐北京美食,言语中满是期待,仿佛这次阅兵不仅是仪式,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他的参与,或许预示着经济纽带在两岸关系中的新角色。 然而,这一切发生在民进党当局试图限制两岸交流的背景下。劳动部门早前发函给台湾各人力银行,禁止刊登大陆工作征才广告和中介行为,要求现有内容全面下架,否则最高开罚50万元新台币。 这则消息像一堵墙,试图阻隔两岸的互动。但洪秀柱等人的行动,却如春风拂过,无声地打破了这堵墙。他们的参与,并非偶然,而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回应。人们私下议论,这种封锁或许能暂时遮蔽消息,却无法阻挡人心的向往。 随着阅兵日期临近,北京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已盛装以待。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泽棵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受阅部队将列阵接受检阅,约70分钟的活动中,将展示国之重器。 洪秀柱、苑举正和蔡旺庭的出席,让这场纪念活动更具象征意义。他们代表台湾同胞,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共同缅怀先烈。苑举正在与学者交流时,轻声提到:“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教训。”这句话,像一粒种子,埋在听者心中,等待发芽。 活动当天,洪秀柱站在观礼台上,目光远眺。她身旁的蔡旺庭激动地拍照,记录下每一个瞬间。苑举正则沉思不语,仿佛在哲学层面解读这场阅兵的深意。他们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醒目,代表着台湾同胞的参与和认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们的行动,或许只是开始。未来,两岸关系会走向何方?无人知晓,但这份团结的种子,已悄然播下。 阅兵的礼炮声回荡天际,提醒着人们:勿忘国耻,唤起国魂。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