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崔峰通讯员杨静
近日,济源示范区交通运输局针对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14105号“关于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提质的建议”提案,迅速行动、靶向发力,从完善设施、规范标识、推进数字化三个维度打出组合拳,将政协委员的“金点子”转化为改善群众出行的“实举措”。
此前,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会直属济源基层委员会、市政协提案委在提案中指出,济源农村公路虽已实现建制村、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100%,但部分山区路段存在交通安全设施不足、指示牌不规范、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尤其邵吉线至国泰山庄等研学旅游重点路段,人流车流密集,安全保障和通行体验亟待提升。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济源示范区交通部门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第一时间梳理问题清单,逐项制定解决方案并快速推进落实。
一是完善交通安全设施,针对省道310至国泰山庄乡村道路急弯陡坡多、师生研学及游客集中的特点,农村公路部门在该路段加装路侧护栏1.2公里,增加及更换破损凸面镜10个,增加警示标牌4个,安装警示柱8根,划设振荡减速标线24道;干线公路部门同步排查沿线设施,修复及增加省道310桥沟至方山段破损凸面镜3个、增加弯道标志牌2个。交通部门将持续聚焦旅游、研学路线及临水临崖、事故多发路段,动态增设安防设施与警示标志,织密道路安全防护网。
二是规范提升交通指示牌,交通部门已启动全域排查,对损坏、缺失、指向不明、设置杂乱的指路标志立即整改。针对济洛西小浪底北连接线指示牌缺失问题,已完善指路标志2个,减速标志1个;针对大峪镇马沟村路口、桐树岭立交桥路口等指路牌杂乱、不规范问题,已采取拆除、整合措施规范设置指路牌,共计拆除指路牌12个,整合新建指路牌5个。同时,将严格规范旅游、研学等重点路段标志标牌设置,加强涉路审批管理,让道路指示既清晰规范,又融入济源文化特色。
三是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交通部门计划在全市县道及重要乡道分级推广“一路一码”应用,实现群众“码上提建议、部门马上办”;同时,探索在重要路段试点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实时运行监测,逐步构建智慧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系,提升道路管养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应急处置效率。
济源示范区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持续倾听民意、回应关切,不断补齐农村公路发展短板,切实把“四好农村路”建成惠民路、产业路、旅游路,为济源农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