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等不到中国让步,澳大利亚终于撂下最后通牒!中企若不主动出售达尔文港,他们就要强制征收。这事说白了,就是澳方自己先挑明了关系。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周刊——“中企经营权要被收回”,中国大使发声) 5.06亿澳元,99年租约,达尔文港的这笔交易,本该是中澳合作的典范,如今却面临被澳大利亚政府单方面撕毁的命运。 “国家安全”这顶大帽子,是澳方最爱用的理由,但仔细一瞧,漏洞百出。最打脸的是,澳大利亚政府自己搞了好几轮安全审查,结论清清楚楚:没发现任何实质性安全问题。 “国家安全”成为一张万能牌,然而连官方审查都无法证实其合理性,事实摆在这儿,政客们却依旧喊得震天响,这场闹剧的真相便呼之欲出。这背后是一场围绕这份租约到底“值”什么的大战。 这股“威胁论”的歪风是啥时候刮起来的? 说来也巧,自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访问澳洲后,这个话题就被人反复拿出来炒。达尔文港离着美军基地不远,这下正好成了美国地缘焦虑的完美投射点。 今年5月大选前,这份外部焦虑更是被澳洲两大政党当成了宝贝,心照不宣地把“对华强硬”当成选票密码。有没有威胁不重要,重要的是姿态要做足,至于商业信誉,那都是后话了。 最有意思的是,同一份合同,在不同人眼里简直是两码事。 还记得2015年,北领地政府是真的难,港口破旧,财政一屁股债,向联邦政府求助也没人搭理。岚桥集团带着钱和承诺进来,简直就是救星。 可现在,在堪培拉的政客眼里,这份合同成了国家的负资产。中企投资升级了设施、带动了当地就业,可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所谓的“战略风险”面前,瞬间变得一文不值。 但在投资方岚桥集团看来,达尔文港的价值一直没变。这不光是笔生意,更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南太平洋的重要落脚点,是打通澳大利亚和亚洲市场的黄金门户。 这种着眼长远的商业布局,和澳洲短视的政治算计,撞了个满怀。把视野拉到全球,你会发现达尔文港根本就是一场全球“港口战争”的缩影,澳大利亚不过是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角色。 美国对巴拿马运河那边也是一个路数,动不动就威胁要用军事或经济手段介入。这说明在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基础设施早就不是单纯的生意了,它被深深卷入了地缘政治的漩涡。 而澳大利亚那句“要么卖,要么强制征收”的狠话,不仅仅是出于自身的战略考量,更像是作为盟友在南太平洋执行的一项任务。 达尔文港的命运,已经跟那纸合同关系不大了。澳大利亚正拿自己国家长期的商业信誉,去赌一场短期的政治秀和对盟友的战略献礼。 这不禁给全世界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商业契约的稳定性,在赤裸裸的强权政治面前可能脆弱得不堪一击。 对此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也在呼吁着澳大利亚能够认真履行合约承诺,尊重企业的同时,也是在尊重中澳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本是合作互利,若他们单方面撕毁契约,最终他们自身也会收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