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9日,西安交大硕士研究生牛忠楠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4岁。他离世后,捐献的器官挽救了五个生命。父母在整理他遗物时,发现银行卡里的余额仅剩22元。 1996年,牛忠楠出生在山东聊城莘县的一个农村家庭。 从小,他就是乡里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他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村人,朴实而勤劳。有一年,父亲想靠养殖改善家境,没成想不仅血本无归,还背上了一屁股债。 为了撑起这个家,父亲不得不去工地干体力活,母亲则在照看孩子的间隙,什么脏活累活都接。 这一切,小忠楠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明白,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改变家庭的命运,才对得起父母的辛劳付出。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时,他以超出本科线70分的成绩,考入985名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进入大学后,他几乎没再向家里要过生活费,全靠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读完了本科。 当同龄学生沉迷游戏、享受恋爱时光时,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教室、图书馆,或是打工的地方。 本科毕业后,牛忠楠被保送西安交大攻读硕士。 在同学和导师眼中,他是个难得的好学生,每天泡在实验室里,潜心攻克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 2020年,他和同学一起拿下全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优秀奖,因出色的表现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牛院士”。 生活中的他,热心又体贴。看到同学们做实验时喝水不方便,他自掏腰包买了饮水机和水票,自己却把每顿饭的开销控制在10元以内。 或许是长期营养不良加上过度劳累,那段时间,他总觉得头疼,以为休息一下就没事了。 直到10月4日,他突然半边身体麻木、头晕恶心,意识到情况不对,赶紧给师兄打电话。 可等师兄赶到时,他已经晕倒在地。经检查后发现是颅内出血。 刚送进医院时,牛忠楠意识还清醒,他给父母打电话说自己住院了,让他们别着急。 接到学校电话,夫妻俩如五雷轰顶,向来报喜不报忧的儿子,怎么突然生病了,俩人匆匆赶到医院。 医生告诉夫妻二人,他儿子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引发动脉瘤破裂出血,病情很危重,随时会因导致脑疝危及生命。 10月7日,牛忠楠的病情急剧恶化,出现脑疝,必须紧急手术。 看着病危通知书,这对父母瘫倒在地——他们引以为傲的儿子,难道就要这样离开了吗? 此时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17万元的捐款暂时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手术后,牛忠楠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10月9日,开颅术后第二天,牛忠楠的病情持续恶化,医生宣布他已脑死亡,再无治疗意义。 父亲牛章华强忍着撕心裂肺的痛,做出了一个决定:捐献儿子的器官,去帮助那些需要的人。母亲郭金花起初死活不同意,她舍不得儿子“空着躯壳”离开,但在丈夫的劝说下,她最终点头——她希望儿子能以另一种方式留在这个世界。 这对朴实的农民,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格局与无私,或许正是这样的家风,才培养出了如此优秀的儿子。 就这样,牛忠楠带着对父母、学校和同学的眷恋离开了,却用自己的肝脏、肾脏和角膜,点亮了五个家庭的希望。 整理遗物时,父母发现儿子几张银行卡的总余额只有22元。这个很少落泪的父亲,此刻再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懂事的儿子这些年不仅没向家里要过钱,还总想着给家里打钱。 带着儿子的遗体回到山东老家后,牛章华拿出家里仅有的两万元存款,为儿子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他想用这种方式弥补对儿子的亏欠。 他还想把收到的捐款退给牛忠楠的同学和老师,可大家谁都没留下银行卡号,只是说要帮牛忠楠尽孝,还提出资助他14岁的二儿子读完大学,却被朴实的牛章华婉拒了。 安葬完儿子才十天,牛章华就忍着悲痛回到了工地。 他知道,儿子最大的心愿是让弟弟也考上大学,他要替儿子圆这个梦。 生命的价值从不在长度,而在重量。 牛忠楠的24年短暂却厚重:活着时,他懂事孝顺、善良热心,总为别人着想;离开后,他用器官延续了生命的意义。 天妒英才,这个本该成为国家栋梁的年轻人,终究没能走完更长的路。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让母亲常常跑到儿子的墓地,哭到晕厥,或是喃喃诉说着心里话,可那个懂事的儿子,再也听不到了。 作者:静姝 资料来源:搜狐《24岁西安研究生,突发脑溢血去世,父亲收拾遗物时,银行卡里的余额让他瞬间崩溃!》2024/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