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谷武民通讯员焦褆轩
9月1日开学第一天中午,鹤壁市高中学校食堂内,暑假归来的高中生穿梭于整洁的取餐区间。热气腾腾的饭菜,学生们从容挑选心仪菜肴的笑脸,家长们在食堂开放日放心的眼神……鹤壁校园正上演一场关于“舌尖安全”的温暖变革。
“饭菜好吃,还能自主选择,我们都争着‘光盘’呢!”高一学生邹奕萱赞不绝口。这简单真切的评价背后,是鹤壁市校园食堂自营自助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
革弊求变:自营自助,实现公益回归
校园食堂,方寸之地,关乎成千上万学生健康成长,是关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民生高地”。因为种种原因,这个领域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孩子们能不能吃得更好、更舒心?鹤壁市对此高度重视,启动“校园餐”集中整治。该市纪委监委将其作为重点监督内容。8月6日,鹤壁市教体局召开市直学校食堂自营自助供餐工作现场推进会,斩断不必要中间环节,彻底实现直营、自营,把每一分钱都“吃”进学生嘴里。
随后,该市以鹤壁市高中、市外国语中学、市第一中学3所市直学校为试点,创新推行中小学校食堂自营自助供餐模式,全力打造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校园餐饮服务体系。
“我们要通过自营自助降低运营成本,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学生身上,实现质优价廉、营养安全,真正让学生吃的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鹤壁市教体局局长李玉川表示。
该市对学校食堂米、面、油、肉、蛋等大宗食品原料实施统一招标、集中采购,依托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三所试点学校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和每日动态采购,实现供应商遴选、订单处理、物流配送、质量验收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将食材采购成本精准控制在65%左右。
“自营”不等于“粗放”。鹤壁市高中通过公开选聘,组建了以高级中式烹调师为核心、平均从业经验8年的厨师团队,其中4人是在校学生家长。鹤壁市外国语中学则面向社会招聘了两名职业经理人,用专业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美味出炉:“阳光”流程,烹出幸福“味道”
走进校园食堂,食材溯源全程可查。“明厨亮灶”系统实现了全市124所中小学校食堂全覆盖。在后厨,摄像头无死角覆盖食材存储、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关键区域,监控资料存储90天以上。在云端,采购数据实时上传至“学校食堂阳光饮食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了采购流程、资金开支全流程数字化、透明化管理。
“饭菜特别合口味,选择多还营养”。这是许多学生对改革后食堂的评价。
新生军训期间,学生体力消耗大,鹤壁各高中学校在菜谱设计上注重两点: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早餐提供鸡蛋、酸奶、豆浆和各种粥品;午餐和晚餐合理配置肉类、蔬菜和杂粮,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水果。
考虑到天气炎热,食堂还特别供应绿豆汤、红糖水等解暑饮品,帮助学生补充水分、缓解疲劳。“现在的菜品多了,很多都是我爱吃的。辣度、口味我们也能提意见,厨师叔叔真的会改,自助食堂太棒了!”高一新生王政博说。学生的笑脸,是对学校食堂改革成效的最佳注脚。
多元共治:构建没有旁观者的安全守护
鹤壁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体局纪检监察组通过“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深入学校食堂开展检查。截至目前,累计发现问题243个,整改242个,查处问题55个,批评教育和处理33人,处分19人,追缴资金69.07万元。
该市教体局创造性地提出“家长守护者”理念,将家长、社会的力量深度融入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鼓励家长深度参与。该市外国语中学招募家长监督员和志愿者参与食堂监督,该市第一中学密切跟踪师生和家长反馈,动态调整经营策略,确保服务持续改进。在学校食堂还建立了局领导不定期陪餐、校级领导每周陪餐、教师每日陪餐、家长轮换陪餐的四级陪餐制度。与此同时,各学校还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从食谱制定、食材验收到烹饪加工,全程参与校园餐管理。
各学校不定期举行的“食堂开放日”活动中,校方主动邀请媒体记者与部分学生、家长代表一同考察后厨、查阅台账、共同试餐、查摆不足,借助媒体的“探照灯”,将监督结果向社会公开,确保校园餐饮持续透明。
一餐饭,一颗心,一片情。鹤壁市学校食堂自营自助供餐模式的改革,用热气腾腾、安全营养的校园餐,书写了一份充满温度、饱含智慧的民生答卷,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生动的“鹤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