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许予朋
8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波动中走升,尤其是进入8月下旬以后,涨势一度强劲。Wind数据显示,8月29日盘中,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高分别升至7.1260、7.1155,创2024年11月7日以来新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33个基点至7.1030,也达到2024年11月7日以来的最高值。8月,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幅分别达到0.83%、1.21%。
从外部看,美联储政策转向可谓本轮汇市行情的重要“推手”。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释放9月将降息的明确信号,随后美联储理事沃勒等官员密集“放鸽”。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飙升至87.4%。上述因素直接导致美元指数自年初高点跌约10%,在8月下旬更是跌破98整数关口。与此同时,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普遍反弹、走强。
近期,全球对配置中国权益资产的偏好上升,也可能是推动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催化剂之一。从“钱流”上看,中国资本市场情绪回暖带来跨境资金净流入,8月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7.97%、15.32%、24.13%;外资时隔数月重新净买入A股,截至8月20日主动型资金回流逾22亿美元。在股汇联动效应影响下,资产吸引力上升推升结汇需求,进一步放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动能。
向前看,中国经济持续回稳向好,将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长期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已出现边际改善,新质生产力动能强劲。在一系列行业“反内卷”、促消费、支持科创产业发展政策“组合拳”发力下,我国宏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此外,最新数据显示,7月贸易顺差仍高达846亿美元,结售汇顺差连续3个月扩大,也为汇率提供了真实需求侧的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将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叠加政策护航,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接下来“稳中有升”“双向波动”仍将是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基调”。在此背景下,企业应继续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常态,树立稳健的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将外汇风险敞口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避免单边押注汇率涨跌,影响正常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