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谭镕)近日,宇树科技宣布IPO新动态。宇树科技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帖称,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向证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请,届时公司的相关运营数据将正式披露。
宇树科技表示,以2024年为例,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组件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约65%、30%和5%。其中,约80%的四足机器人被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而剩余的20%则被用于工业领域,如检查与消防。人形机器人完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宇树科技推进IPO
7月18日,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宇树科技)IPO于近日在浙江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辅导备案文件显示,宇树科技IPO预计最快于2025年10月,对公司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协助公司按相关规定准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
目前,宇树科技主要产品包括四足机器狗以及人形机器人,销售范围覆盖个人消费端、科研教育端和安防巡检等行业端。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披露,宇树科技团队实现四足机器人规模化量产,销量占全球出货量的60%-70%,大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业务范围覆盖全球5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推动“中国智造”出海。
根据《关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其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10.941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此前,宇树科技在资本市场的布局可谓动作频频。6月19日,有消息称,宇树科技已于近期完成了去年底开启的C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蚂蚁和吉利资本共同领投,宇树的大部分老股东跟投。宇树投前估值目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对此,宇树科技内部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最近确实完成了C轮融资。
6月上旬,有消息称,宇树科技的股改已基本完成,仅剩一点扫尾工作,且上市前可能还有Pre-IPO轮融资。今年5月,宇树科技公司名称由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未上市)。在业界看来,这正是谋求上市而做的准备。不过,宇树相关负责人称,这是公司运营方面的常规变更。
在营收方面,据透露,宇树科技机器人销量迎来爆发,2023年营收约为2亿元,2024年公司业绩相对于2023年接近翻了一番,也就是到4亿左右。
近年来,宇树科技备受资本青睐。目前,宇树科技已汇集包括红杉中国、顺为资本、源码资本、经纬创投、祥峰投资、光速光合等在内的约30家投资机构,中网投、深创投、中关村科学城、北京机器人产投基金、上海科创基金等国资背景机构、美团等大厂也纷纷在列。
人形机器人赛道火热
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火热。近日,特斯拉发布了第四版“宏图计划”,强调其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潜力。按照特斯拉的规划,该机器人预计将在2026年初投入商业化应用。
9月2日,上纬新材盘中涨停。此前,7月8日,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要约方式收购公司控股权。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截至7月28日,上纬新材年内累计涨幅就已超过10倍,成为A股2025年以来首只10倍股。
“目前,机器人仍未达到大规模应用的临界点。限制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关键是机器人AI。虽然硬件也仍待完善,但并非限制性因素。”王兴兴说。据介绍,自年初开始,宇树科技率先从跳舞等易事入手,最终目标仍是希望让机器人真正干活。
在王兴兴看来,未来2年至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重心是统一的端到端智能机器人大模型,低成本、大规模算力,更低成本、更高寿命的硬件及超大批量的生产制造。这也是未来面临的三大挑战。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其中,中国的销售或达到7300台。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640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