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的独立,对中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的看法是:得看时间段。1945年到1990年,弊端远超好处;1990年到2010年,好坏各半;而从2022年至今,好处明显占上风。 说白了,外蒙古独立这件事儿对中国到底是好是坏,真不是简单一句话能说清的,不同年代感受完全不一样。 刚开始,外蒙古独立确实让咱们挺憋屈的,在1945年,国民政府为了换取苏联对日作战,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里承认了外蒙古公投结果。 这么一来,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这么划出去了,更让人窝心的是,后来中苏关系紧张时期,苏联在蒙古境内驻军百万,直接威胁咱们北方边境。 那段时间,咱们不得不把大量资源投入到三线建设,北方的国防压力特别大,从感情上讲,看着历史上属于中国的土地分离出去,心里总不是滋味。 等到苏联解体,情况开始起变化,俄罗斯军队从蒙古撤走了,北边的军事威胁一下子小了很多,这时候中国正忙着改革开放,北边安全环境的改善给咱们省了不少心。 不过那会儿蒙古国刚转型,经济挺困难,咱们要是接手也是个负担,而且人家独立几十年了,民族认同早就形成,就算想回来也不现实。 现在,情况又不一样了,蒙古国的矿产特别丰富,煤炭、铜矿、稀土都是咱们需要的,现在他们90%的出口都往中国来,咱们需要什么资源,开着卡车过去拉回来就是,既不用承担治理成本,又能享受到资源红利。 再说现在中俄关系好了,蒙古夹在中俄之间反而成了缓冲带,减少了两个大国直接接壤可能产生的摩擦。 有时候想想,历史真是有意思,当年觉得是吃亏的事,随着时间推移反而显出好处来,现在蒙古国自己治理,咱们跟他们做做生意挺好的。 真要是在中国版图里,那么大地盘才三百多万人,基础设施得投多少钱?沙漠化治理得多费劲?还有民族政策什么的,都是事。 所以说,国家之间的事不能光看一时得失,现在这样,咱们既能享受到资源实惠,又不用承担治理负担,还能有个战略缓冲,其实挺划算的。国际政治就是这么现实,强弱之势变了,得失的算法也就跟着变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