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朱婷”当赞美,其实是把吴梦洁往火坑里推。 镜头里她咬唇那一下,像被尺子量断的弹簧,越拉越紧。 朱婷巅峰时速100公里的扣球,是天赋加十年打磨,不是复印机。 吴梦洁臂展2米48,摸高3米28,硬件亮眼,可调整攻成功率15%,数字冰冷。 球迷喊“小XX”只需一秒,球员挣脱标签却得用整个青春。 赵勇休息室循环播放朱婷20岁录像,每重播一次,年轻主攻的头更低一分。 可谁看见朱婷31岁在意大利练吊球,成功率仍50%? 老将进化,新秀却在模板里原地踏步。 掌声突然响起,因为吴梦洁连防三球,后排保障比三月前涨20%。 火炬递过来,不是让你照原路,是让你点火把。 小女孩穿“WU12”球衣,喊“梦洁姐姐”,没加“小”字,这才是起点。 别再复制尺子,让下一个巨星用自己的名字被记住。 你曾被“像谁”的期待困住吗?留言聊聊,你是怎么撕掉标签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