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号越来越近,有些人越来越急。 因为九年前的中美南海对峙,美军就领教过忽视中国阅兵是什么后果。 所以日本到处喊话他国不要参加中国93阅兵,懂王当天跑去会见否认苏联二战历史的波兰政客。 事盛会和工业科技博览会,还有最后一批抗战老兵,终于等来了中国主导的战后历史叙事开始重新归位。 2016年南海对峙以美舰撤退告终,2025年93阅兵前日本耗资560亿日元全球游说抵制,特朗普选择同日会见反俄波兰总统,这场历史叙事争夺战背后是中美战略博弈的升级。 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举行。此次阅兵编设45个方(梯)队,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与往届不同,今年国际社会围绕阅兵的外交博弈异常激烈——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呼吁各国不要参加纪念活动;美国特朗普总统则选择在同日于白宫接待波兰新总统纳夫罗茨基,这位以拆除苏联纪念碑、否认苏联二战贡献而闻名的反俄急先锋。 日本共同社援引外交人士消息称,日方通过驻外大使馆等渠道向各国表示,中国的纪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呼吁各国谨慎考虑参加。 数据显示,日本为这类“海外信息传播”已累计投入560亿日元预算,仅2025年就达62.2亿日元。日本政府不仅在外交层面进行游说,还在军事层面加速扩张。 2025年日本和美国合作引进MQ-9B无人机,还计划从土耳其采购TB-2攻击型无人机,明年“防卫无人机”预算申报超过1000亿日元。 特朗普选择在9月3日这个特殊日子接待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地缘政治表演。纳夫罗茨基是42岁的历史学家,曾任波兰国家记忆研究所所长,主导拆除了境内200余座苏军纪念碑,宣称要“清除俄罗斯殖民烙印”。 这位波兰新总统能得到特朗普青睐并非偶然。他在竞选期间提出“波兰优先,波兰人优先”的口号,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如出一辙。 特朗普的此举至少达成三个战略目的:一是争夺历史话语权;二是在欧盟内部打入“楔子”;三是向中国施压。 2016年的中美南海对峙,已经让美国领教过低估中国决心的后果,当时美国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企图以军事压力迫使中国接受所谓的南海仲裁案结果。 然而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反应,出动100多艘战舰和数百架军机。更让美军震惊的是,中国火箭军部队进入战备状态,新型反舰弹道导弹瞄准了美军航母。 这种坚决反制的姿态最终迫使美军航母战斗群撤离南海。这场对峙成为南海局势的转折点,证明了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战略定力和军事准备。 中国各地正在加紧进行抗战老兵口述史抢救性记录工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自2025年1月起启动抗战老兵口述史采集,已完成第一阶段15位抗战老兵的拍摄。 这些老兵年龄都在90岁以上,最年长者已达102岁高龄,工作人员邹占兵形容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在采访对接过程中,就有不少老兵相继去世。这些老兵的故事构成了真实的历史记忆,与日本560亿日元的舆论操纵形成强烈对比。 面对中日之间的历史认知分歧,国际社会正在用行动表明立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明确表示将出席阅兵,许多亚洲国家领导人也会派代表参加。 截至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明确支持中国9·3纪念活动,12个曾遭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都站出来表态。这种国际反应体现了一种共识: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国家间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 2025年的九三阅兵因此具有特殊意义——它既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展示,也是历史叙事主导权的回归。 日本和美国的选择或许能暂时影响国际舆论场,但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中国通过持续开放透明的纪念活动,向世界传递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理念。这种基于真实和历史正义的叙事,终将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信息来源: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9月3日晚举办 2025-08-28 10:37·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