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华夏银行上半年业绩承压仍分红15.91亿,高管回应市场关切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华夏银行交出了一份备受市场关注的半年报。尽管面临息差收窄、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行业共性挑战,这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仍决定向股东分红15.91亿元,展现出对投资者回报的重视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业绩短期承压,分红彰显责任

2025年上半年,华夏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这与整个银行业面临的共性挑战密切相关。央行持续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支持实体经济,同时存款成本相对刚性,导致银行净息差普遍承压。华夏银行副行长杨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息差下降是行业共性,不是华夏银行独有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绩短期承压,华夏银行仍坚持拿出15.91亿元进行现金分红,这一举措体现了管理层对股东回报的重视,也传递出银行现金流依然稳健的信号。在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强调,这一分红决策综合考虑了股东回报、监管要求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

资产质量稳步改善,风控成效显现

资产质量是衡量银行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华夏银行行长瞿纲在回应不良贷款问题时指出:“与可比同业差距持续缩小。”这表明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从数据来看,华夏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且与同业差距不断收窄,拨备覆盖率维持在合理水平。这些指标反映出银行在经济周期波动中保持了相对稳健的风险管理能力。瞿纲表示,银行坚持“刀刃向内”,持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贷前审批、贷中监测和贷后管理的全流程风险控制。

公允价值变动影响短期业绩,趋势已向好

上半年,华夏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现亏损,对此副行长杨伟解释:“降幅已较一季度末明显收窄。”这意味着相关负面影响正在减弱,预计下半年将进一步改善。

公允价值变动主要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导致金融资产估值发生变化。这种会计处理虽然影响当期利润,但不改变银行的实质经营能力和长期价值。杨伟表示,随着市场环境趋于稳定,这部分波动对业绩的影响将逐渐减弱。

应对行业“内卷”,寻求差异化发展

面对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华夏银行管理层提出了“反内卷”的发展思路。行长瞿纲强调:“严格约束,从价格方面避免无序竞争。”这表明银行不再单纯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华夏银行的“反内卷”策略包括:一是避免高成本负债的恶性竞争,降低资金成本;二是优化客户结构,聚焦有价值的客户群体;三是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四是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

下半年经营思路:稳中求进,质效并举

对于下半年经营策略,华夏银行高管团队表示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保持息差基本稳定。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定价管理,控制负债成本,减缓息差收窄压力;二是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加快发展投行、财富管理、交易银行等轻资本业务,优化收入结构;

三是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运营效率,改善客户体验,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四是强化风险管控。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持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五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经济社会低碳转型。

投资价值与未来展望

从投资角度看,华夏银行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银行业的悲观预期。但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基本面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资产质量改善,与同业差距缩小;息差压力虽存但趋于稳定;分红比例保持稳定,为股东提供现金流回报。

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持续复苏,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有望逐步改善。华夏银行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具备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创造的能力。

市场分析师指出,银行业作为顺周期行业,其表现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当前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这为银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华夏银行通过“刀刃向内”的改革,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有望在行业分化中赢得更多市场机会。

总的来说,华夏银行上半年业绩虽然短期承压,但亮点不少:分红彰显回报股东决心,资产质量稳步改善,“反内卷”策略避免无序竞争,数字化转型提升长期竞争力。这些积极因素为银行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经济进一步复苏和银行自身改革成效显现,华夏银行有望开启新发展格局,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