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昨起实施

手机一点自动减,贴息“红包”更贴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李任娟

消费贷贴息“红包”来了!

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落地实施。当天起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在贷款经办机构取得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只要实际用于手机、电脑、装修、旅行、教育等消费领域,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政策已落地,有贷款需求的消费者该如何申请,才能享受政策红利,减少贷款利息的支出?记者当天查询多家经办银行的手机银行App,同步走访南京部分经办银行网点,一探究竟。

丝滑:手机银行App自助操作,贴息“红包”将自动扣减

“听说现在办贷款国家还有补贴,想了解下什么贷款有补贴,怎么补?”当天上午10时左右,奕女士走进高楼门附近的一家国有银行网点,向网点工作人员开门见山表达了自己的诉求。

“来来,您坐这里,您可是今天第一位来咨询消费贷补贴的客户。”网点相关负责人黄经理热情地接待了她。当得知奕女士有重新装修厨卫的计划,黄经理明确表示,她可以按照政策享受财政贴息,在手机银行App上就能操作。

随后,在黄经理的帮助下,奕女士在该行手机银行App上的“贷款”模块内,找到“消费贷款贴息”专区,点击进入,页面即跳转至该行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服务协议相关内容。浏览完协议条款后,她按照系统提示进行了手机短信验证、人脸识别等操作,最终页面显示她目前已累计享受的贴息为0.00元。

“现在贴息协议签好了,您可以再跟家人好好商量一下,如果确实有贷款需求,可以直接在手机银行App上申请个人消费贷,提款后系统能自动识别贷款资金流向,自动进行贴息操作,不需要额外再申请。”黄经理进一步提醒,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最高1000元,每位客户在该行能享受到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奕女士表示,回去跟家人商量后再考虑是否申请贷款,随后满意地离开了网点。

当天,记者进入工行、农行、华夏、兴业等多家经办银行的手机银行App,都找到了消费贷款贴息的相关模块或专区,消费者能自助申请,也能查询贴息进度,还能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找到答案。

灵活:多款信贷产品支持贴息政策,确保资金流向重点消费领域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补贴额度,南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人士举例介绍,今年9月1日,王先生在该行办理了一笔个人消费贷款并刷卡5万元购置家具用于装修。假设该笔消费贷款的年利率为3%,在没有贴息的情况下,王先生全年将需要支付的贷款利息为1500元,享受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后,他最多可节省利息支出500元。

假如政策期内,王先生又贷款购置了部分家电,还能继续享受利息补贴,他在该行最高可享受累计3000元的财政资金补贴。“但如果他把贷款取出来,用现金进行消费或转账给个人,造成银行无法判断该资金的用途,可能会导致无法享受贴息。”该人士提醒。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多家经办银行将旗下主流消费贷产品纳入此次财政贴息范围。以交通银行为例,该行的惠民贷、交享贷等个人消费贷产品均可按照政策要求给予贴息。华夏银行的龙e贷、菁英贷等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浦发银行的i车贷、浦闪贷等产品也都支持此次贴息政策。

享受贴息的消费贷产品琳琅满目,但多家经办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强调,消费者一定要按照签署的协议,确保所借资金流向政策明确的重点消费领域。

提醒:基于实际需求适度贷款,切勿因财政贴息而盲目申请

对于此次落地实施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政策在直接降低个人消费贷款成本的同时,支持范围又广泛覆盖居民“衣食住行”等各类日常生活性消费,以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资金投入相对较高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家居家装等重点领域消费,有利于更好满足广大老百姓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新政落地,如何确保落地见效,经办机构后续应重点关注贴息贷款投放使用的合规性,做好借款人身份和消费信息的识别,防止将资金挪用到投资等非消费领域或套取贴息资金。同时,银行还应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落实消费贷贴息政策,不能诱导消费者进行借贷,防范信用风险。”相关业内人士强调,对于消费者来说,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还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实际需求来申请,合理适度,切不可因为看到有补贴而盲目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