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峰期,中国大概有多少人买房? 中国没有官方发布的、精确到“2019 - 2022年期间购房人群占总人口比例”的单一数据。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对多个权威数据进行交叉对比和估算,得出一个极为接近实际情况、具有参考价值的范围。 核心结论提前呈现: 综合各项数据估算,2019年至2022年这四年间,中国购买商品住房的家庭(或人群)占比很可能在5% ~ 8%之间。这意味着在这四年里,全国约有7000万到1.1亿人(按家庭计算则更少)购买了新房或二手房。 这个数字远低于许多人的直观认知,因为它是四年累计的总量,分摊到14亿多的人口基数上,就显得不那么多了。 以下是详细的数据分解和估算过程,助您理解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主要数据来源和估算方法 1. 商品房销售面积与套数 这是最核心的官方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发布。 2019 - 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面积约为63.5亿平方米。 平均套均面积:这几年中国的套均面积大约在105 - 110平方米。我们取中间值108平方米进行估算。 四年总销售套数:63.5亿平方米 / 108平方米/套 ≈ 5880万套。 这意味着在四年间,全国总共卖出了大约5880万套新房和二手房(统计局数据为商品房,主要为新房,但也包含部分二手房)。 2. 购房人群占比估算 总人口基数:这几年中国平均人口约14.1亿。 家庭规模: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约为2.6人/户。 总家庭户数:14.1亿人 / 2.6人/户 ≈ 5.42亿户。 计算占比: 购房家庭占比:5880万套 / 5.42亿户 ≈ 10.85%。 注意:这个算法高估了,因为它假设每套房子都卖给了不同的家庭,且一套房只对应一个家庭。但实际上存在少量投资客购买多套的情况,也存在少量家庭在此期间购买多套房的情况(改善置换),两者效应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 3. 关键修正:考虑重复购买和投资者 上面的10.85%是“购房家庭”占比。但问题问的是“买房的人大概有多少占比”,即有多少比例的人(或家庭)在这期间发生了购房行为。 这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购房行为是家庭决策,但持有人口基数的分母是所有人(包括孩子、老人等不购房的群体)。因此,用“购房套数”对比“家庭总户数”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但10.85%仍然偏高,因为它没有考虑一个重要因素:在此期间进行“卖一买一”改善型置换的家庭,在数据上既贡献了“一套销售”也贡献了“一套购买”,但实际上还是同一个家庭。二手房市场越活跃的城市,这种重复计算就越多。 此外,还有专业的投资者会购买多套。因此,实际发生购房行为的家庭占比会比10.85%更低。 4. 其他佐证数据:住房贷款人数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借款人数量大约在1亿人左右(这是一个存量数据,包含了历史上所有未结清贷款的购房人)。 在2019 - 2022年这个房地产高峰期新增的房贷借款人数量虽然没有直接公布,但可以从房贷余额的增长中推测是巨大的。这佐证了这几年有数千万量级的家庭新增了房贷,发生了购房行为。 总结与最终估算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进行合理下调: 四年销售5880万套房子。 考虑到有相当比例的改善置换需求(卖旧买新)和少量多套房投资者,实际发生购房行为的独立家庭数量会少于销售的套数。我们假设这个比例是0.8 ~ 0.9(即每10套成交背后是8 - 9个独立家庭)。 因此,实际购房家庭数估算为:5880万套 × (0.8 ~ 0.9) ≈ 4700万 ~ 5300万户。 占总家庭户数(5.42亿户)的比例为:(4700 ~ 5300)万 / 54200万 ≈ 8.7% ~ 9.8%。 如果再换算成人口占比(考虑到一个家庭通常有2 - 3人参与决策,但分母是14亿人),这个比例会进一步稀释。 因此,最可靠的结论是:在2019 - 2022年期间,大约有8% - 10%的中国家庭购买了住房。如果换算成参与购房决策的人口占比,大约在5% - 8%之间。 特别说明:2022年的转折点 您问题中的时间区间(2019 - 2022年)非常关键,它覆盖了行业从高点迅速转向的完整周期。 2019 - 2021年上半年:是房地产市场的最后一个高峰期,销售数据非常强劲。 2021年下半年 - 2022年:随着“三道红线”等调控政策的深化和房企暴雷,市场信心受挫,销售数据开始大幅下滑。2022年的销售额相比2021年下降了近30%。 所以,在这四年里买房的人,经历了从“抢购”到“观望”再到“担忧”的完整心理变化,他们的体验和面临的处境(如期房交付风险、房价波动)也存在巨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