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今日起,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出品、都市频道打造的人文生态纪录片《绿满津城》第二季将与观众见面,卫视频道每日18:20播出,津云平台昨日已上线。本季以20处不同时期的综合园林、寺庙附属园林及特色生态场所为载体,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感受天津从古代寺观附属园林到现代生态公园的演进,读懂城市的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
20处天津园林织就“时光年轮”
《绿满津城》第二季共20集,依旧以“时间为轴、场所为镜”,串联起从辽代至今的天津园林发展脉络。这20处场所分别是:蓟州区独乐寺、南开区天后宫、河北区曹家花园、河北区中山公园、和平区复兴公园、河北区金钢公园、南开区南开公园、红桥区西沽公园、南开区长虹生态园、宁河区方舟公园、蓟州区府君山公园、河东区河东公园、滨海新区泰达植物资源库、河东区河东体育健身园、南开区旧物志主题公园、河北区问津园、西青区精武文化公园、滨海新区南湾公园、滨海新区临港生态湿地公园、滨海新区中新友好花园。
古代篇章中,节目以984年建成、被梁思成盛赞的蓟州区独乐寺开篇,这座辽代遗构不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辽代木结构建筑之一,其“寺园一体”的布局更是天津古代园林风格的典范;随后聚焦1326年建成、承载民俗文化的南开区天后宫,展现古代园林与宗教、民俗的深度融合。
近代篇章中,曹家花园、中山公园、复兴公园首次将“城市公共绿地”理念引入天津,让普通市民有了亲近自然的公共空间,也为天津园林注入了开放包容的近代基因。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园林建设迈入“为民造绿”新阶段。1959年建成的西沽公园,园内湖泊与植被相映成趣,桃花堤再现了明清时期运河两岸桃林盛景,成为当时市民游憩的重要场所。
改革开放后,天津园林建设进一步探索“生态与功能融合”创新路径。1996年依托蓟州山水地貌打造的府君山公园,将山体修复与生态绿化相结合,既保护了自然地貌,又为市民提供了登山赏景的生态空间;2010年建立的泰达植物资源库,在滨海盐碱地上突破生态难题,用引种驯化技术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景观;2018年新建的问津园,复刻南方名园风貌,让市民在亭台楼阁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尽显天津“向难而生、变废为园”的城市智慧。
四季取景藏尽津城深情
《绿满津城》第二季自2023年9月启动拍摄以来,摄制团队始终秉持“深耕细节、还原真实”的创作理念,邀请专家学者解读园林历史与造园技艺,用延时摄影、航拍等镜头语言,捕捉园林四季之美,每一帧画面都饱含对天津生态与文化的深情。
如今,“城市微度假”已成为天津人生活新潮流,对“绿色”的向往,早已融入天津城市血脉。《绿满津城》第二季将带领观众在园林光影中,感受天津古代寺观园林的文化基因、近代公共花园的开放品格、现代生态公园的民生温度,激励更多人参与守护绿色家园、传承文化根脉,为天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注入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