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阳]日本网友提问:侵略中国的不止日本一国,为何中国最记恨日本?西方抢钱,日本

[太阳]日本网友提问:侵略中国的不止日本一国,为何中国最记恨日本?西方抢钱,日本要命:前者劫财,后者灭族。从文化背叛到南京屠杀,日本在中国做过的累累罪行像刀子一样刻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凭什么让我们忘记?   (信息来源:搜狐网——日本网友:中国曾经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但为何中国人只记恨日本 )   西方列强的炮舰曾洞穿国门,八国联军的劫掠让北京蒙尘。然而百年之后,这些历史记忆多沉淀为耻辱的警钟,而非沸腾的仇恨。唯独对日本,那份恨意如刀刻斧凿,深植于民族记忆的骨髓。这并非“区别对待”,它因何而深,因何含毒,又因何至今仍在化脓?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所有侵略都带来了沉重的伤痛,但不同的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更像一场残酷的抢劫。他们的算盘清晰无比:将中国变成一个可持续供血的“提款机”。中国虽被羞辱和剥削,但仍被视为一个可以交易的对象。   而日本的侵略,则是意图从根本上抹杀一个文明的“灭绝之创”,这一意图从占领东北便已经开始,他们强迫中国学童高唱日本国歌,在课堂上禁绝母语,教科书中充斥着“日满一体”的谎言,这是从文化与精神上进行掏心换骨的改造。   紧随其后,1937年南京城内三十万亡魂,与731部队里被称作“原木”并用于活体解剖的同胞,共同揭示了这场侵略的本质。当侵略者的目的从“让你穷”变为“让你亡”,甚至“让你不是你”时,这道伤口便已深及灵魂。   而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曾是日本的文化导师。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远赴长安,将汉字、建筑、律法等带回东瀛;明朝时,学者朱舜水东渡,又将儒家思想的火种播撒。   然而1894年甲午海战,这位昔日的“学生”第一次向“老师”亮出了屠刀,彻底击碎了国人对其的幻想。日本摧毁的不仅是和平,更是文明间的信任根基。   而日本战败之后,应对侵略历史的态度,更是加剧了国人的失望。二战后,德国与日本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也决定了各自历史伤口的不同走向。   德国选择了彻底的“清创消毒”。1970年,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是这个民族深刻反省的缩影。随后,德国立法严禁否认大屠杀,将纳粹历史写入教科书,并设立国家悼念日。   反观日本,则在持续向这道历史伤口上“撒盐”。在他们的教科书中,“侵略”被美化为“进入”,“南京大屠杀”被淡化为“南京事件”。这种行为,好比一个凶手不仅拒不认罪,还试图将自己包装成“正义使者”。   民众的情感是最好的试金石,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好感度仅有12.9%。时至今日,这道未愈的伤口正在固化为一道代际传递的疤痕,成为阻碍未来共同发展的现实壁垒。   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是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战争留下的伤口需要时间,但更需要真相来清创。若无真诚的反省,背叛带来的创伤只会在谎言的刺激下反复发炎。历史这一关不过,未来的路,便永远是个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