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43年,一个日本人砍下一个男人的脑袋,结果,因为这张照片,10万日本人全部都被枪杀,这个男人是谁? (信息来源:新华网——黑暗一页——记遭日军残害的澳大利亚战俘) 这个男人叫乔治·伦纳德,澳大利亚皇家空军飞行员。这张照片本是施暴者用来炫耀的纪念品,却在日后成为了记录日军暴行的物证,一份不容置喙的判决书。 1943年的新几内亚岛,理论上是澳大利亚的管辖地,但日军不仅占领了半个岛屿,还对岛上的居民进行洗脑宣传。 对那些长期被白人压迫的当地土著居民来说,这套说辞听起来简直就是福音。他们天真地将日本人视作“解放者”,反而把前来作战的澳大利亚人当成了“入侵者”。 这直接断送了伦纳德的生路,他和战友们在睡梦中被土著居民捆绑起来,像猎物一样作为邀功的“战利品”,献给了日本人。 日军起初以为抓到了大鱼,用尽了非人手段,折磨了整整一周,想撬开他的嘴,挖出什么核心机密。结果却发现,伦纳德根本不是什么大人物,身上毫无情报价值。 他在被彻底榨干了最后一丝用处后,被日军送上了行刑台。为了省下一颗子弹,也为了用更野蛮的方式取乐,日军决定在海滩上将他斩首。他们甚至特意安排了摄影师,把这一刻永远定格下来。 当这张私人纪念品通过美军之手,最终刊登在澳大利亚的报纸上时,整个澳大利亚被瞬间点燃了,愤怒的声浪席卷全国,示威游行在各地爆发。 那张照片把遥远的战争威胁,变成了一个具体、每个士兵都可能面临的噩梦。恐惧和愤怒交织在一起,催生出一种不死不休的复仇决心。士兵们义愤填膺,强烈要求从后方转向主攻。 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原本执行外围任务的澳军,摇身一变成了内线主攻部队。他们作战风格变得异常凶猛。在新几内亚战场上,他们联合美军,疯狂切断日军的补给线。 澳军一旦发现日军据点就全部歼灭。对于日军的投降请求,哪怕是举着白旗,澳军也一概无视,甚至威胁要杀死前来谈判的使者。 大约十到二十万的日军残部被他们逼进了致命的热带雨林,瘟疫、酷暑、毒虫和饥饿,成了比子弹更可怕的敌人。近一年后,大约10万陷入绝境的日军决定突围,却一头扎进了澳军早已设好的包围圈。 战争结束后,照片的能量并未消散,它化为了一份由澳大利亚书写的判决书,深刻地塑造了这个国家的战后秩序和民族记忆。 与其他盟国将战犯交给国际法庭不同,澳大利亚选择了自己的方式。他们自行设立法院,审理了140多名日本甲、乙、丙三级战犯,结果惊人的一致:全部判处死刑。 他们甚至还公开要求审判裕仁天皇。当这个要求因美国的政治考量被拒绝后,澳大利亚做出了一个更决绝的举动:对裕仁天皇进行缺席审判,并象征性地判处其死刑。 这份判决最终被刻进了文化记忆里。战后,澳大利亚建立了一座宏大的二战博物馆,而那张斩首照片,就保存在其中。 乔治·伦纳德的照片,成为澳大利亚二战记忆里一个永恒的图腾,反复诉说着:仇恨或许不可取,但遗忘历史,则更为可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