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关于(一部电视剧)为地主阶级歌功颂德这个话题。我想再说一下。 一、就是“地主”作

关于(一部电视剧)为地主阶级歌功颂德这个话题。我想再说一下。 一、就是“地主”作为一个“阶级”,他在现在的中国还是不是存在?当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们国家的土地已经完全国有化了,所有“实际”拥有土地的实际上都是土地承包责任人。那么,这种时候,地主实际上已经都被打倒了,地主作为一个“阶级”,实际上应该已经成了历史,事实上“消失了”、“不存在了”。“资本家”应该也一样。 如果大家同意这个说法,那么,我们实际上还要面临另外一些东西。这就是在新时代,“种粮大户”和“私营经济老板”、“投资人”、“家政工作者”、打工人……这些新称谓和新角色。比如吧,一个种粮大户种五百亩地,那他单靠自己是不行的,他肯定需要不少的专业工具,同时需要招聘一些“工人”,甚至家里还需要雇佣“家政人员”。私营经济体老板也有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现在继续用过去用的“阶级论”话语体系简单地机械地套用,那么,你就很可能把现在社会主义新阶段的合法的社会分工和过去的“阶级”混为一谈。 二、就是过去吧。只要大家客观冷静。那么就会发现“地主”和“地主阶级”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地主”是讲个体的,那个体自然就是、实际上也是——有好有坏的,有善良的也有恶霸型的,有勤劳守法的也有巧取豪夺的,有败家返贫的也有越来越富的,有革命的也有反革命的……。说到这个“革命与反革命”,大家应该都知道,澎湃这个革命家原本就是大地主,就是先从自己革命开始的。荡尽家财搞革命实际上是许多人。 而这些,应该都是“历史的真实”情况。那么—— 三、“描写叙述真实的历史”情况,怎么能算是为某一个阶级歌功颂德呢? “地主”这个词不是一个标签,他是所有有血有肉的“地主身份”的人的总和。作为一个“阶级”是一回事儿,作为一个个个体,他是另一回事儿。 现在的中国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话语体系”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讲的是“和谐社会”。讲的是“法治民主自由平等友善……”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的是“文化自信”。不是讲阶级,讲阶级斗争。再讲,还真的就不合时宜了。 其实从逻辑、事理上也能看明白。如果写地主就会有“为地主阶级歌功颂德”的危险,那么,那些历史剧、宫廷剧不都是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剥削阶级“歌功颂德吗”?而照这样下去,《红楼梦》之类就都有问题了。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其实八十年代初《红楼梦》等还都是禁书呢——我八二年帮学校中文系图书管理员整理书的时候,《红楼梦》《飘》这些书的箱子还都贴着封条,才接到命令准备解封呢。 我没有看郭先生的文字。但我知道,“歌功颂德”这种说法—— 是真的不合时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