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广发基金吴迪:推动“固收+”量化进阶 以Alpha策略提升收益

广发基金吴迪:

推动“固收+”量化进阶

以Alpha策略提升收益

◎记者聂林浩

在债市收益率下行、股票市场稳步上行的背景下,股债混合配置的“固收+”基金受到市场关注,获得一些投资者的青睐。除一些热门的增强赛道外,量化策略也逐渐成为“+”领域的重要方向,市场上既有以量化为主要策略的新发基金,也有采用量化策略来捕捉权益Alpha的存量产品。

广发基金特定策略投资部总经理吴迪管理的广发鑫和、广发恒祥和广发集瑞就在今年二季报中明确提及引入量化Alpha策略模型,在权益的个股精选和可转债的个券配置方面辅助进行优化调整,力争在较好控制住回撤的基础上提高投资回报。

打造攻守兼备的“固收+”产品

在“固收+”产品管理上,吴迪的投资风格可以用“稳健”和“精细”来概括。她拥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5年多公募管理经验,目前管理的产品包括指数债基、纯债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等。其管理的产品,都呈现“积小胜为大胜,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以广发鑫和为例,这只定位稳健低波的“固收+”产品在2024年录得13.50%的回报,最大回撤仅为1.03%。截至6月30日,该基金近一年回报达8.11%,近两年回报13.82%,在同类型产品中名列前茅。这样的业绩,既展现了吴迪在宏观分析与大类资产配置上的功底,也凸显了她对组合风险控制和持有人投资体验的重视。

“打造低波‘固收+’产品,追求绝对收益是核心目标,而在大类资产配置中,抓住贝塔机会尤为关键,这要求基金经理具备较强的仓位择时和多资产理解能力。”吴迪表示。作为固收投研出身的基金经理,自上而下进行配置是吴迪的长板。她会在能力圈内尽可能把握不同资产的配置节奏,通过宏观分析与灵活调度,使基金在市场波动时依然有相对平稳的净值曲线。

量化赋能“固收+”股债优选

从持仓配置看,要管理好“固收+”产品,不仅要把握股票和债券资产的大波段,更要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利率、信用、股票、风险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因此,借助团队的力量进行管理成为行业趋势。

“‘固收+’对资产配置能力的要求很高,要做仓位择时。另外,权益部分对把握个股基本面的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在团队中新增了量化投研人员,主攻Alpha策略,用量化策略来解决选股问题。”吴迪介绍,今年二季度开始,她管理的3只“固收+”基金都纳入了量化策略。

以广发鑫和为例,在引入量化策略之前,该基金在股票板块的配置主要基于宏观判断,自上而下地寻找符合当期经济周期的风格与板块。如今,通过数据分析、因子建模和深度学习等一系列方法,量化模型可以对全市场各大主题板块实现全面覆盖,根据不同需求和约束条件构建最有性价比的组合。

在引入量化策略选股的过程中,吴迪和团队也在持续不断地学习,将新的理念融入债券投资框架,力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使组合的性价比始终保持动态较优水平。这种“固收+量化”的融合模式,正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在回撤与回报中找到平衡

在量化框架逐步落地的过程中,吴迪和团队并未止步于低波策略的探索,而是推出了中高波“固收+”策略,并将其用于广发恒祥的实盘管理。这只产品的定位更具弹性,股票和可转债两类资产均依托量化多头策略,股票部分还可覆盖港股。债券端则通过灵活的久期波段操作,力求在波动中提供稳健的收益。

在中高波策略中,如何兼顾收益和回撤成为主要挑战。“对于回撤,真正重要的不是能否避免,而是回撤修复的速度以及收益与回撤的匹配度。我们比较在意投资者所承受的波动是否换来相对合理的超额回报。”基于这一思路,吴迪团队在策略运作中更关注收益回撤比、收益波动率等核心指标。

她总结出了四条优化路径:第一,严控信用风险,不得贪胜;第二,保持足够比例的高流动性资产,以便在波动环境下降低仓位、应对赎回;第三,分散投资,避免集中暴露;第四,动态配置性价比得分相对更高的品种,在同等环境下更具抗跌性。

随着市场结构分化持续,“固收+”细分策略也更为多元,吴迪认为,量化策略与主动管理的深度融合,可能会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市场环境在变,但我们始终相信,真正的超额收益来自深度研究、严格纪律和持续优化。”吴迪表示,在保持“稳健为基,精细制胜”的基础上,未来将进一步探索量化与股债多资产的协同应用,力求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性价比更高、持有体验更好的产品。